7月1日上午,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咨询顾问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公共文化咨询顾问专家座谈会顺利召开。著名作家贾平凹、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长安大学校长陈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刘晓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加平、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骊明等9人成为西安地铁首届公共文化咨询顾问委员会首批专家,并受邀出席座谈会,共同为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发展把脉,为“城市文化长廊”出谋划策。
会上,市轨道办(地铁公司)主任(总经理)宋扬致欢迎词,他说,西安地铁从2006年起步至今历经12年发展,运营指标曾三次突破国内行业最高纪录,但发展速度、规模及文化建设等与市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这次把各位专家邀请到一起广纳谏言,希望大家多为地铁事业发展及地铁公共文化建设出出主意、把把脉,助力我们共同营造大西安良好的营商环境。
市轨道办(地铁公司)副主任(副总经理)雒继锋分别就西安地铁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等方面工作向与会专家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地铁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专家广开思路,畅所欲言,积极为地铁事业发展及公共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长安大学校长陈峰: 2021年西安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243公里,如果把这243公里的地铁运营线路,打造成为一条文化长廊,这将是一块价值非常高的资源,对宣传大西安文化是非常好的阵地,我们一定要把它利用好,绝对不能丢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刘晓君:解决地铁承载文化的问题,需要量的支撑,建议联动高校,发挥高校艺术特长优势,联合打造艺术车站。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设计总监、国际专家顾问马清运: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打造不能小看公众对文化的理解力,西安地铁文化建设要潜移默化,切忌卡通化、面具化、壁纸化、快餐化,要做经得起百年流传的文化经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打破以往地铁工程建设条块化分割,让艺术家、设计师参与地铁建设,以打造“世纪的最重要作品”为目标,长远谋划,把地下公共空间当作文化产品来设计,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骊明:地铁建设不可逆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项最需要图谋长策的工程,微笑是最美的旅游资源,要用友善传达自信、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运用“传统价值+时尚输出+讲世界共同语言”的方式,结合新审美偏好“一路行走,一路山歌”,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应该将“汉唐文化+古城风貌+地域特色”延伸到地下,将古都文化深入地下,让每个站都带给市民游客全新的文化体验,充分体现现代人对绿色交通的需求。
著名作家贾平凹:接受聘任是出于一名普通市民对于城市的热爱,随着时代发展地铁被赋予新的使命,地铁穿梭在城市中各大区域,运载着千万乘客,必将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陶冶民众情操、引导未来思考的重要载体。地铁是彰显城市品质的文化长廊,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一定要大气,要与城市相匹配。地铁公共文化要实现超前的一级水平,切忌“广场艺术思维”,要体现现代感与厚重感,既承载城市文脉,又要满足市民无法割舍的生活体验,使乘客感受到西安的独有魅力、厚重的历史文化、时尚现代的大都市生活以及城市美好未来的希望。
成立公共文化咨询顾问委员会是西安地铁开门纳谏,提升地铁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受聘专家学者将不定期为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在西安地铁“引领城市发展、实现城市增值,承载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城口:30余亩修齐贡米迎丰收 产值将达10万余元
我市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
不朽的师魂
信阳天润广场隆重举行企业年会
陕西城固县在体育场等人流密集地进行反邪教宣传
西安地铁成立公共文化咨询“专家库” 贾平凹等9名“大咖”组成“智慧集结号”
武清区V1汽车世界项目精彩亮相
前卫队高歌猛进勇夺桂冠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18日上午去世
新化县人大领导到科头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
尽一份责任 献一份爱心2018年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及无偿献血主题活动举行
济南市首届“金谷园杯”中小学生征文大赛颁奖
含山县教育系统聚焦“四个全面”增强党建引领力
石门县子良镇中心学校:深山教学点喜迁新居
祁阳县白水镇教管中心积极搭建家校沟通新平台
界首市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第12次会议暨巡察整改任务交办会
依兰县委副书记尚瑞率队开展松花江县级河长巡河工作
武汉中考网报志愿昨日“封盘” 最纠结考生修改41次志愿
金色树叶扮靓鞍山
李荐国:堵漏洞补短板挖潜力抓统筹 圆满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