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将迎来“考试”。9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冬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2017年冬季偏差,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9 年3 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将下降3%左右。
巩固空气质量成绩稳步提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今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对此,刘友宾解释说,3%的目标确定是经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反复听取多方意见得出的。2017年,经过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大气污染物浓度降幅较大,成效明显。但他同时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今年的总体考虑是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巩固好现有成绩,不能让空气污染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今冬京津冀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在谈到2018年秋冬季空气质量形势时,刘友宾表示,按照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气象局共同建立的联合工作机制,近期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重点区域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进行了联合会商。预测认为,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风强度弱,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长三角降水可能偏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去年同期。“天帮忙,人不懈怠;天不帮忙,人更需努力。”刘友宾表示,京津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公布,各地要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水资源短缺制约区域生态安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和长江经济带是当前国家战略优先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主任王桥表示,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城镇面积持续扩大是这两个区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京津冀地区,存在着水资源量短缺严重制约区域生态安全、河流断流和湿地萎缩依旧突出的问题。调查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在长江经济带,存在着中下游自然岸线开发强度大、滨岸带生态风险较大的问题。
烹制“扶贫套餐”专注“私人订制”---市政协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林业发展带动41.6万户林农受益
衡水召开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整改落实推进会
注意!因系统升级 近期这些社保业务将暂停办理
区市场监管局举办电梯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宣传活动
生态环境部:2018年冬季京津冀PM2.5要下降3%
保定市主城区禁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规定通告
我市交警在全省交警系统主题演讲比赛中获第二名
食药监局:山东省威海食药监局来常州对接交流食品药品行刑衔接工作
孩子过敏七成与柳絮有关 建议多吃维C蔬果
助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
关注贫困 传递爱心 凝聚力量 助推扶贫
柴桑区刑侦大队18小时内快速侦破抢夺案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全面推动项目高效运转
开阳县王车村邀请省林校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关于提高生育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乐平镇召开企业配套服务调研现场会
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无缝衔接 7月1日起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
邯郸市工商局抓纪律转作风促工作成效显著
市公安局马田派出所组织辖区环卫工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