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
习近平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为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给出解释。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韩长赋说。他指出,“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韩长赋说,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中国农民丰收节“影响深远”
习近平贺词里,“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简而言之,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全国性节日,致敬农民、礼赞丰收,党中央显然是考虑到了多个重要层面,这一深远谋划让农民丰收节有着特殊的意义。
为何会被习近平视为“影响深远”的大事?
这是一件大事。“农,天下之大业也。”在我们这样一个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农业大国,在40年前通过农村改革拉开改革开放大幕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时代标记,激励我们去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一件实事。习近平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牢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这是一件喜事。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详细
习近平“三农”金句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牵挂和关怀。
1.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时间:2018年9月22日
场合: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2.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时间:2018年6月12日至14日
场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
3.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时间:2018年3月8日
场合: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时间:2016年4月25日
场合: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5.三个坚定不移
时间:2016年4月25日
场合: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6.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时间: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场合: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指出
7.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时间:2015年1月20日
场合:习近平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工作时强调
8.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时间: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
场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9.小厕所、大民生
时间:2014年12月13日
场合:习近平在与江苏镇江永茂圩自然村村民交流时说
10.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时间:2013年4月8日至10日
场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新时期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详细
各地庆祝丰收的节日
@所有人,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详细
56个民族农民代表首次在京共庆丰收节
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农业农村部邀请了全国56个民族优秀农民代表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参加了北京首届“相聚花仙子,欢度丰收节”活动。>>详细
内蒙古蒙古族牧民“五畜纳祥”庆丰收
2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草原上,长调悠扬,彩旗招展,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聚集在一起,举行传统的“五畜纳祥”仪式,庆祝中国首个丰收节。>>详细
海南儋州:千人调声唱丰收 农民歌舞庆中秋
“当春十五月光映,我们儋州儿女来调声,人民得幸福繁荣……”海南省儋州市瓜栏村村民李媚花正在与其他31名表演者一起进行最后的演唱彩排。22日当天,像李媚花一样,来参加儋州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典活动的调声表演者还有1000多名。>>详细
畲族丰收节
畲族将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丰收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糯米粑,来欢庆丰收,祭祀先祖。如今受汉族影响,畲族同胞也多开始吃送月月饼。到了晚上,家家户户也都团聚欢宴。
9月19日,2018“诗画畲乡·丰收景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场子活动——畲寨秋收大会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吴布村举行。杜雯莉 摄
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望”在藏语里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望果节一般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举行,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
参加“望果节”的妇女手捧美酒等待骑手。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
舞蹈演员在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表演。康文魁 摄
水族端节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端节在水历年终12月及新年正月期间过节,对应阴历八九月,正是桂花飘香,稻谷成熟时候。因此,端节可以说是水族的丰收节。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舂新米,酿新酒,缝新装,筹备各色食品、果品,以备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们将铜鼓或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以示辞旧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设素席祭祖,以鱼为至珍祭品(水族把鱼看作素菜),鱼包韭菜是传统的供馔。祭祖时除了有丰厚的食品,还要将锄犁和镰刀等生产工具摆上,借以启迪后裔继往开来,靠劳动去开拓幸福。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高排村,村民身着盛装庆祝端节。新华社 黄晓海 摄
9月20日,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主题的广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暨百色系列欢庆活动在百色市隆重举行。覃蔚峰 摄
今年,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6000余亩土豆喜获丰收。东嘎乡祺玛党庆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分拣土豆。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金秋时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到处是丰收在望的景象。内蒙古新闻网通讯员 蒋希武 摄
9月9日,首届石林农民丰收节暨2018中国石林人参果文化旅游节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西街口镇路花人参果交易基地开幕。云南日报记者 熊明 杨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的枇杷种植区迎来丰收季节,游客在塘栖镇的枇杷基地里采摘枇杷,体验丰收的乐趣。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9月2日,渔民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港码头装卸海鱼。新华社发 蒙钟德 摄
初秋时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田野铺金,山青水绿,呈现出一幅清新的秋日画卷。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8月17日,“丰收中国·天地武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重庆印象武隆剧场隆重开幕。武隆日报记者 徐强 摄
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学员分组讨论表示
刷脸进站出站付费 重庆将这样打造“半小时铁路公交圈”
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洛龙区关林街道办事处
我市推进市直农民工实名制工作
市环保局:改善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为农民点赞 为丰收加油
快来为入围全国“四个100”的三门峡先进典型投票
河道整治请来"管网医生" 摄像设备进排水管道无死角检测
及时处理倒塌松柏,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高纤维饮食可防流感病毒
考场设到家门口:春节回家,顺便把证换了!
椒江:区档案局三方面固廉,抓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交警护航交通安全
绷紧弦 不言好 永远在路上——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全监管局局长杨德付答记者问
市政府党组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暨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开展“最美食物包”爱心志愿活动
法国夺冠推动种族融合?英媒:解决社会弊病该靠政治家
竞相发展“新”意盎然——上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述评(上)
市政府召开第22次常务会议
罗智斌就全市住建工作情况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