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力强化劳动实践教育


原标题:需要大力强化劳动实践教育(辣评)
洗碗、洗衣、扫地、整理房间,这些家务活都将成为浙江中小学生的“劳动家庭作业”;校内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实践三管齐下,学生劳动的态度和成果也要记入综合素质档案。最近,浙江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引发热议。
如这份指导意见中所言,劳动实践教育目前“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此言非虚。杭州师范大学有位老师观察,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做家务的非常少。杭州一所小学统计,二年级有个班1/3学生不会系鞋带,四年级一个班一半以上学生平时不做家务。
对这些“劳动作业”,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家长拍手叫好。在家洗碗扫地、在校保洁绿化、校外职业体验,这些不仅有助于改变孩子“四体不勤”的状况,提高基本动手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也能让孩子“磨磨性子”,磨练意志品格。更重要的,是把“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联系起来,把教室“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把解作业本上的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融汇起来,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宝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不过,家长也有顾虑。“扫地洗衣?先把作业量减减,否则孩子更是要忙到半夜。”“劳动家庭作业,难道要每天拍录像发微信给老师?”有家长说,孩子回家头等大事是做作业,节假日则奔走于培训班之间,小升初、中考、高考,一环扣一环的升学压力之下,先弃“劳动作业”,或许成了家长和孩子不得已的“理性选择”。
浙江教育部门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也注意到系统性地推动问题解决,比如将劳动实践评价制度纳入升学重要参考,在中考改革中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等。破解“剧场效应”的怪圈,确非一时一地之功。期待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齐心同向地持续努力,真正让“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哲理融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6日 17 版)

上海“双创”涌现市场化新活力
东辽县公安局白泉派出所开展辖区治安、消防隐患“清零”集中行动
向阳区开展了“红色之旅”主题党日活动
福州市第六医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义诊宣传活动
粤港澳赣商投资团来陶瓷园区考察
需要大力强化劳动实践教育
男子骑自行车偷电动车 走时“骑一辆推一辆”
桂阳:专家组来我县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国创新县评估
职业教育系列竞赛活动为我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呐喊助威
海珠区召开中共海珠区第十二届纪委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国内桃产业专家集聚孝昌 为壮大桃产业支招
和县组织收听收看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
阜阳机场净空和航空电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龙舟赛前训练忙
[扶贫故事]看见他的时候,他都在扶贫路上
八一前夕辖区部队看望临海社区老革命薛兆禧
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困难群众解烦忧
民办教育政策制定焦点变迁:走出合理回报的制度困境
肖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
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