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城区远眺。
■题记
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纲。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作为中心城区,以时间为刻度,早在2013年,云岩区便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城区发展目标;以行动为标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云岩区持续致力于发展高效绿色经济,镌刻出绿色发展的坚实足印……
如今,抢抓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云岩区正以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为抓手,不断把“绿色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构建绿色制度、打造绿色家园、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化,全力让生态这张名片更“美”,让绿色这块金字招牌更“亮”。
生态为梦,以梦为马,知行合一。百万云岩人用行动印证着承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用厚实的“绿色”答案诠释云岩的责任与担当。昂首远瞻,一幅“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绕”的壮美生态画卷正徐徐打开。
a 坚持生态优先 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自知者明,自信者强。乘着全省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东风,近年来始终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岩区,再次坚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信念,迈出“绿色发展”的铿锵脚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顶层设计志高远,厚积薄发结硕果。”云岩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首善之区和贵阳核心城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加快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云岩区重任在肩、义不容辞。
生态优先,制度先行。谋新谋远,2017年10月中旬,中共云岩区九届二次全会召开,正式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加快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推进大生态战略,到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发展方式实现进一步转变……全面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目标明确,掷地有声。
以此为指引,云岩区推进大生态战略明确定好方向、找好抓手、绘好蓝图——
坚持生态优先,结合云岩历史文脉及人文环境特点,统筹全域建筑布局、风格、体量等维度,处理好山、水、林、城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云岩绿色生态、开放包容、精美大气的城市风貌和品位气质,形成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美丽画卷,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家园;
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区域功能定位,东线片区打造集综合性宜居新城、都市旅游和标志性生态廊道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西线片区大力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和文体创意产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都市产业中心;北线片区依托良好生态条件,建设集大数据、大健康、创新研发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创新型产城融合、城景融合示范中心;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城乡协同共建共享,配合做好轨道交通、人民大道等重点工程,加快打通“断头路”,实施“微循环”,不断优化交通布局,认真谋划沿线区域的业态布局、公共设施等,全力打通现代城市与富美乡村的连接通道,促进城乡合理布局、人口合理分布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
唯有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才能守住发展根基,拥有未来;唯有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才能建设更美的生态,拥有更富裕的生活。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家园,加快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云岩行动正当时。
b 守住生态底线 书写和谐友好的绿色答卷
“这几年,金钟河的水越来越清,河边的景色也越来越美。”
“城市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干净,建筑工地的扬尘越来越少,呼吸到的空气格外的清新。”
“家门口建起了山体公园,晨练晚练有了好去处,生活惬意了不少。”
……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为目标,近年来,云岩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做足“水文章”、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深入实施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及各类废弃物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不断擦亮绿色金字招牌。
让水更清澈。将保护阿哈水库饮用水源、小关湖景观用水、南明河长治久清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总投资10.55亿元的金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小关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南明河中天未来方舟段、杨柳冲大沟、黔春大沟、市西河滨河路河道清淤工程,建设阿哈水库下坝入湖口湖滨带湿地,引入社会资本修建六广门污水处理厂和贵医污水处理厂,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让空气更清新。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整治夜市油烟、建筑工地扬尘、工业企业废气;认真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令,建立巡查、包保制度,组建综合巡查组,分区域、分时段对垃圾、秸秆焚烧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配合市级部门开展黄标车淘汰工作。经过多方努力,辖区空气质量逐年提升,2013年至2017年,优良率从81%提升至95.3%。
让城区更美丽。以造林绿化为主线,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建设、绿色河道建设、村寨绿化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和湿地保护,完成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推进林业生态红线落界,严守生态底线。全区建成区绿化面积截至2017年年底达到4198.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5.58%。
加快构建以“千园之城”为载体的自然生态体系,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的重要支撑。围绕“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云岩区强力推进“千园之城”建设。
一方面,按照“一园一特”“多园多彩”思路,抓好每一个公园的单体规划设计,努力打造一批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与城市文化相辉映的精品公园;另一方面,高质量推进公园建设,充分尊重山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树种,确保市民在公园里享受到高质量、高品位的娱乐休闲生活。
严把红线、绿线、天际线“三条线”,舍得把“金角银边”留给公众,舍得让“黄金地块”做公园绿地,随着一项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地,显山露水的城市骨骼逐渐成型,和谐友好的绿色城区愈加耀眼。
c 推动绿色发展 打造低碳高效的生态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要种好一棵树、护好一条河,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将“绿色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发展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定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低碳高效的生态经济。”云岩区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仔细梳理云岩区的发展轨迹,一条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探索之路清晰呈现——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和高端化为目标,以总部楼宇和特色商圈为载体,大力发展金融、高端商务、高新技术服务、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住宿餐饮、康体健身、居家养老等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化进程。
大力提升都市工业。重点扶持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加快突破一批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大力培育生态农业。围绕“黔货出山”和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工程,切实抓好云岩生态农业硅谷、云上田园综合体和小关特色小镇等项目,大力推动生鲜直销冷链集配中心、惠民生鲜超市建设等工作,积极对接开阳、印江、长顺长寨等对口帮扶地,加快建设蔬菜保供基地和农业飞地示范园区。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加快七公里滨河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温泉休闲疗养、体育健康活动等场所、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精品酒店,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体验,着力打造全省旅游集散母港。
以“生态”为关键词,云岩区产业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迎来崭新气象:在这里,阿里集团、万达集团、北京华联等一批大型企业区域总部先后入驻;在这里,东华软件、航天信息、亨达科技等一批大数据标杆示范企业相继落户;在这里,京玖大厦、华融大厦等一批大数据应用总部大楼先后建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今,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下,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为目标,以大生态战略行动为抓手,云岩区正昂首阔步,破浪前行,描绘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百山千园”
■亮点点击
一座城的绿色合唱——“百山千园”绘就云岩“生态底本”
如今,每天早晚到离家不远的阳明山体公园锻炼,已经成为年近七旬刘老伯的“必修课”。“家门口建起了漂亮公园,每天过来走一走、转一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自然散发的清香,这样的老年生活才算幸福。”刘老伯笑道。
一座城的发展,关乎一城人的幸福感。幸福源于个人经济的丰盈,更与城市美好环境休戚相关。近年来,以回应民生需求为出发点,云岩区以“百山千园”工作为抓手,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
“公园建设是惠民工程,既可以给老百姓提供休闲的活动空间,也能美化绿化城市环境。”云岩区生态文明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系统梳理,云岩区“百山”保护治理目标共有95个,“千园”建设共需新建公园96个,提升改造公园39个。以此为目标,该区一方面大力实施“百山”保护治理工作,因山、因地制宜,严格按照“一山一策”“一地块一方案”分类进行治理;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千园之城”建设,不断增加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
青山环碧水,绿树绕林城。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园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区还按照“生态、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叠加的总体定位,以文化为“魂”,立足实际,对原有的山地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等要素进行充分挖掘,致力于形成“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路为廊,以园为核”的绿地空间系统,以最小的成本谋百姓最大的福利。
数据显示,2017年,云岩区共完成山体保护项目1个,山体迹地修复项目26个,山体植被提升项目6个,山体服务功能完善项目项目1个,在全市年度“百山”考核中获得95.4分。2015年——2017年,云岩区共建设完成各类公园123个,公园绿地达154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73.06%,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多点发力出重拳——南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不断推进
蜿蜒流转的南明河,孕育生发于黔中大地,是贵阳人民的“母亲河”。作为南明河流经的中心城区,云岩区多点发力打出“组合拳”,全力开展南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回应人民“河清水绿”的殷切期待。
云岩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制定《云岩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建立区(县)、社区(镇)、居委会(村)三级河长体系,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基础保障。
深入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一方面,大力开展市政清淤维护,实施市西河滨河整治,完成南明河中天未来方舟段综合整治、贯城河截污沟工程,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改茶大沟污水应急抢险工程和金阳污水处理厂、二桥污水处理厂外溢污水应急治理工程,削减水质污染物,缓解改茶大沟、杨柳井大沟对市西河的污染。
大力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小关污水处理厂、三桥污水处理厂、六广门污水处理厂、贵医污水处理厂、金阳三期污水处理厂、中天未来方舟污水处理厂等多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着力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其中,小关污水处理厂采用地埋式设计,将改善雅关村、偏坡村附近的河流水质;六广门污水处理厂和贵医污水处理厂采用新模式建设,改变了以往政府唱“独角戏”、市民当“观众”的城市发展路径,把市民变成城市建设的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受益者。
在此基础上,以保护市民“水缸”为出发点,云岩区全面启动总投资10.55亿元金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敷设排污管、面源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及水质净化、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房屋拆迁、全流域综合治理等8个方面,采取近期治理与远期治理、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分两个阶段对金钟河7.6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目前,金钟河两岸长15.2公里的截污管网已全部铺好,正在进行通水试验,预计7月中旬将全线贯通使用。
记者 黄秋月/文
云岩区委宣传部/图
我市加快推进国家地表水自动站建设
镇海智慧城管与各中队联动查处城市绿地乱停车行为
德安县林业局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活动
市委第六巡察组反馈巡察市委老干部局情况
零陵:唐烨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
逐梦向前!百山千园”绘就云岩“生态底本”
李大爷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5日起惠州至天津武汉机票推出特价票 低至2.5折
三八妇女节 为坚守工作岗位的她们点赞
雨湖区领导调研风车坪建元学校党建工作
省“四送一服”第十三工作组来铜调研
我市近300名残疾人考取C5驾驶证
一分院病理检验实验室设备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越城区瞄准“质量提升”组织召开重要消费品生产企业工作会议
荆州古城西城墙修复保护工程启动预计工期6个月
4月13日长春汽车区宽城区部分地区将停水
勤劳孝顺的好孩子 充满爱心的小天使——记商城县第九小学三(1)班学生刘婉婷
天津艺术类高中、9所市重点高中录取信息20日起可通过三种方式查询
市领导到汤原县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兴化市新一轮社会保险依法征缴工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