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周末。在位于易县清西陵的听松书院,听松美育课“静听松风”开讲。这一天,梅静与孩子们共同分享了《山居秋瞑》《寻隐者不遇》等经典古诗词,和孩子们一起用笔墨画风、画松。
自2017年1月份,梅静开启“美育课堂”以来,从最初的一位学生到现在的9位学生,寒来暑往,这里的美育课堂已讲过近40讲。“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窗口,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提高家乡的教育水平,传播故乡的文化遗产。”这是梅静的心声。
现年33岁的梅静从小在河北易县西陵镇的五道河村生活。这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她毕业于清华美院,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建院,曾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过6年,工作内容都与乡村文化遗产有关。她从小耳濡目染于家乡文化,长大后走南闯北,始终放不下的是家乡情结。乡村与都市的文化发展差距,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发展现状,让她愈发坚定了回到家乡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推动故乡文化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2015年初,梅静决定通过众筹在自家老宅的土地上建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有情怀、有梦想,是创业者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但创业的路上没有坦途。在清华学长、同门,设计院的朋友、同事,以及家乡发小的支持下,听松书院才有了第一笔众筹资金。2015年5月,书院开始建设施工。梅静亲手画了许多稿的设计图,每个功能区域都反复思考、仔细推敲。“它是没有边界的乡村文化课堂,是在村落里传播文化知识的地方。”
随着2016年5月听松书院正式的落成开放,理想变成现实。五六十平方米的阅读空间、上万册图书免费向读者开放。此外,这里还兼有国学教育课堂、特色民宿、事事如意丝巾等文创产品设计制作等作用。
2017年10月份,梅静在开设美育课堂的同时,增设了国学经典诵读公益课堂开课,有40多个孩子参加,至今讲了15讲。2018年农历大年初三,这里的文化公益课堂开讲,从事清西陵文化研究20余年,现任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的邢宏伟老师受邀开启第一讲《清西陵:一组清代帝陵,半部清史写照》。梅静介绍说,听松的文化公益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今年共安排了十二讲,每月一讲,主题涉及清西陵历史、燕文化、古建技艺、乡村建设、乡村复兴等多方面的内容,将搭建起本土与外界文化交流互通的平台。
今年2月11日,在北京卫视大型文化创意类栏目《创意中国》的文创盛典上,听松书院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让梅静感到了压力,也有了更强的动力,她希望更好地解决听松商业与听松公益的问题,运营好听松客栈和听松文创,以支撑听松公益走得更远。梅静相信,公益起步没有时限,公益与商业不分先后,即使路途漫长而艰辛,她也会努力地做下去。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听松书院就是梅静心田上开出的花,初心未改,芬芳自成。
这个国庆 岳阳人青睐微旅行
市政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右江区45个“红旗村”获市级表彰
环保督察“回头看”:崖门镇行动迅速 拆除两处养殖场
[网评]扼杀住“提篮子”的不正之风
扎根故土 坚守文化 ——梅静与她的听松梦
济南迎来泉水复涌15周年
市气象局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
天然气要涨价?十堰市物价局及东风中燃最新回应来了!
大棚种出“甜日子”
武汉警方启动网络安全整治月活动
禹王台区召开三届五次全会暨区委工作会议奋力谱写新时代禹王台区出彩新篇章
往返仅需11元 嵊泗洋山岀台岛际交通船票价优惠制度
首届山东儒商大会9月在济南举办
雪后极寒!聊城持续低温北风呼啸,最低气温-11℃
丰满区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小哥,你是用生命在骑行
全球顶尖企业纷纷在汉设研发中心 赋能武汉参与全球创新
【朝阳区】全国妇联农村妇女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调研座谈会在朝阳区顺利召开
机场大巴东开发区发车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