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亚湾区大力建设公园绿地,提升居住环境水平。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最近刚获评国家4a级公园揭牌。
近年来,大亚湾区从道路方面深入对标深圳,拉近两地距离。这是龙海二路,如今成为许多人来往大亚湾和深圳首选道路。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3月30日,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获评4a级景区揭牌,四面八方的游
客畅游公园时无不赞其美景。从红树林公园到附近的惠民广场、滨海公园、渔人码头、南蛇岭公园,大亚湾市民正享受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生活”。
大力建设公园,改善人居环境,只是大亚湾区近年来城市更新提质的一个举措。记者从大亚湾区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让这座海滨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规划布局
率先完成四规合一控制线编制
“这几年,大亚湾给我的印象,是配套越来越完善、城市越来越漂亮了。”经常穿梭于新加坡和大亚湾的刘洪均博士坦言,在大亚湾创业,最深的感受是大亚湾城市发展的语言和新加坡的距离越来越短。
刘博士所指的城市语言,不仅仅是指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建起,一条条宽阔大道的拉通,更是涵盖都市配套、城市管理、规划蓝图等城市格局的铺开。记者从大亚湾区住建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全力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全区建设用地已批和在编的控规覆盖率100%,已有10个片区控规获得市政府批复,已批复控规覆盖率约80%,扭转了以往重编制、轻审批的局面。
大亚湾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面貌,该区已开展各类专项规划18项。率先完成四规合一控制线编制和空间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工作,结合该区特点将海洋功能区划、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考虑。同时,稳步推进“n+1”用地规划,逐步完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布局,完成了全部村庄的规划编制,实现了村庄和城市建设的高度融合,实现了村民自建房依规划全域管理的目标。
无缝对接
4条大道通深圳
“现在往返深圳和大亚湾非常方便了,开车走大亚湾石化大道或龙海一路、龙海二路到深圳坪山区,道路很好,两城也不用走高速。”由于工作原因,需经常往返于深圳、大亚湾之间的毛女士发出由衷感叹。
两年前,毛女士来大亚湾创业,并在大亚湾凯旋城买房定居,小孩也在附近就近入读公立学校。这几年,大亚湾石化大道、龙海一路、龙海二路等连通大亚湾、深圳的主要干道两旁,已悄然兴建起许多高档小区,像毛女士这样来大亚湾创业、买房定居的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大亚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尤其是对接深圳的多条道路实现无缝对接。
据了解,目前大亚湾与深圳对接的道路已建成通车的有沿海高速公路、龙海一路(与深圳深汕公路)、龙海二路(与深圳丹梓东路)、石化大道(与深圳锦绣东路)等4条,龙海三路北段也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外联通达,内交纵横。近年来该区逐步打通了区内“断头路”“t型路”,区内“一环四横十纵”路网布局已基本形成。与惠阳、惠东的连接路也逐步打通。
同时,大亚湾区还致力于“道路修到哪里,公交车通到哪里”,公交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大亚湾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路通带旺商贸,商贸拉动消费。近年来,大亚湾区商业网点迅速扩增,建成了蓝湾半岛购物广场、西区世纪城、太东时尚岛等商贸购物中心;华润万家超市、万宁商场等也在该区开设了连锁网点。2017年11月24日,惠州首个万达广场——— 大亚湾万达广场开业,进一步提升大亚湾的商贸环境。
改善人居
完成10项内涝整治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涝曾一度成为困扰大亚湾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2014年5月,为改变这种状况,大亚湾区重手笔治水,从整治河涌到新建水利设施,并从当年起集中启动整治20个易涝点。
易涝点整治很快显现出成效。进入2016年4月汛期来临时,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其中9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完成整治,经暴雨天气验证,道路排涝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7月18日,大亚湾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连续强降水过程,其中澳头录得降雨量140.4毫米。尽管澳头城区个别地方现短时积水,但路面积水很快排干。“以前每逢雨季,这里都要内涝几次,但现在积水很快就退了。”在澳头圆盘附近开便利店的张女士对内涝整治竖指称赞。
“在这些特大暴雨中,排涝站发挥了积极作用。”区三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澳头沙田排涝站按防洪10年一遇、24小时内排干的标准设计,为百姓解除了内涝之忧。
记者从大亚湾区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完成了内涝片区排水改造一、二期工程,即石化大道西樟树埔段、西区圆盘、石化区电厂北路、石化大道中新澳立交桥段、石化大道中岩前河至柏岗河段、龙山七路比亚迪东门段、石化大道西(龙山一路至龙山二路)、龙山八路(龙海二路至石化大道)、中兴北路、石化大道(滨海三路至滨海四路段)等10项内涝整治工程。
“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基本上解决了雨季和汛期的内涝积水现象,并能与现状排水管网形成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周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时,形成有效的临时排水措施;能有效改善目前城市排水设施的老化、破损严重,及设计标准偏低等问题。”大亚湾区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及时掌握道路积水和内涝情况,2016年3月,该局在区公安局支持下安装了监控视频,为雨季和汛期排水应急处置提供了保障。
在生活污水系统方面,大亚湾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目前,大亚湾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为进一步加强污水收集、处理,现正进行第一水质净化厂配套管网四期和大亚湾区雨污水管网排查和建设及维护工程前期工作。
环境卫生整治方面,该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和“清洁家园行动日”活动,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人居环境日益提高;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助推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生态文明
具备条件的村“一村一公园”全覆盖
大亚湾拥有的不仅是漂亮海湾沙滩,还有山河公园。近年来,大亚湾区以 “河海相通、山城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化空间形态为定位,努力建设具有浓郁的“山海生活”特色。“家在大海边,出门是公园”,已成为大亚湾人居环境的范本。
“没想到大亚湾公园这么多!”上周末,刚从湖南来到大亚湾的女孩阿凤在姐姐的陪伴下游览了大亚湾红树林公园后感慨地说,没来大亚湾前,她只听说这里有大海,有石化区,但走进大亚湾,才发现这里到处花红叶绿,蓝天白云,她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了。
近年来,大亚湾区为打造生态之城,提升宜居指数,亮出“组合拳”,“环、面、线、点”建设生态大亚湾。近年以来,该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综合性公园有板嶂岭公园、虎头山公园(一期)、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一标段、大亚湾体育场加建全民健身广场工程等。完成了石化区北环路扩建工程二标 (石化大道交汇处互通绿化)、滨海十二路、石化大道、滨海大道东段、龙海一路西段绿化等主干道绿化完善工程,绿化景观效果不断得到提升。霞涌黄金海岸公共泳场一期已经开放使用,二期已启动规划;儿童公园已完成工程总量约90%、虎头山公园二期准备进场施工。
如今,在大亚湾,公园不再是城市的标配,农村居民一样可以享受。为让全区群众享有均等的高品质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2015年起,大亚湾创新实施公园进村(社区)改革。从2015年至2017年,该区按“村居供地、政府建设”的模式,建成村庄公园66个,实现具备条件的村“一村一公园”全覆盖。2017年,该区启动村庄公园扩面行动,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社区公园,2017及2018年共安排建设11个社区公园。
大手笔建设公园、绿地,换来的是生态文明的提升。记者从大亚湾区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该区公共绿地面积已有772.34公顷,绿化覆盖率42.1%,人均公园绿地18.5平方米,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智慧城管
执法城管通app软件进入调试和优化阶段
傍晚,大亚湾西部综合产园区迎来了一天当中最为热闹的时刻,各大工厂工人相继下班,人流如水,街边摊档和食肆声音嘈杂,一切紧张繁忙而有序。“以前这里可是被摊贩挤得水泄不通,但如今这样的情形不见了。”在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上班的龚先生说。
响水河南片区曾经是大亚湾城市管理的顽疾片区,8平方公里聚集着6.3万常住人口和七、八万流动人口。旺盛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是流动商贩的聚集,占道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居民正常生活。大亚湾区以现有的执法分队、西南派出所、交警、响水河工作站为主体,同时抽调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执法人员,于2016年4月8日组建了58人的响水河南片区综合执法队,建立联勤联动的“前台共管,后台分流”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该片区社会乱象问题,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面、一支队伍管到底”。
“经过近两年的综合整治,这一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占道经营乱象得以根治,治安警情也少了,信访投诉数量明显减少,由过去每月100余宗的投诉下降至每月5宗左右,这里已由过去的投诉热点区域变为市民点赞表扬的示范区,综合执法队先后10多次收到了群众的表扬信或锦旗。”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响水河南片区综合执法队建立后,霞涌街道也启动公安+城管综合执法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全区逐步推广。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智慧城管应运而生。为整治工地扬尘,大亚湾区引入施工工地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在全区4家工地推广在线扬尘监控系统,精细化监控和管理扬尘。2015年以来,该区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目前该区城管执法分局已完成与市级数字城管平台的对接。近500平方米的大亚湾区智慧城管运营中心,配置了12319呼叫中心交换机和服务器、云服务器、车载定位系统、执法城管通终端以及电脑等设备。公安监控视频、区行政审批、地理信息系统已具备对接条件,18个高空监控视频点位已具备安装条件;城管指挥调度系统、案件报送系统、执法城管通app软件等软件系统基本完成,进入调试和优化阶段。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左权县史志研究室获 “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截至13时 秀英港、新海港周边路况正常
市人社局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基层“拍蝇”与扫黑除恶相结合 鹤山市第一季度查处党员干部48人
永州十八中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打造活力校园
大亚湾人均公园绿地18.5平方米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陈奕君在市纪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强调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加快建设清廉台州
市政协将首次举行专题监督会 2018年度协商计划发布
马市岛田园综合体项目取得新进展
中云中心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活动
我市第一艘港航执法船舶“东营港航001”投入使用
太湖县:朱小兵赴合肥对接招商引资工作
越秀南路机动车停车秩序全面升级
“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十九大代表卢丽安与在沪台胞分享参会心得
文化消费迎来“最强档”
做奋斗者做实干家
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山地赛在我市举行
方禹力:行走在刀尖上的勇者
岳塘区农业局积极推进“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
苏城正式进入秋天 明天迎来“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