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降到零下二十三四摄氏度,记者又一次探访了长春一栋三十年的老楼,这是自2015年、2016年以来的第三年探访。本以为推门而进依然是冰冷难熬和愁容满面,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满屋的温暖让人觉得十分舒适。
“今冬不冷了,在家不用穿棉袄。”70岁的老住户王秀藏说。走进她家屋里,眼镜片迅速蒙上一层雾气,摸摸暖气,热呼呼的。家里的小猫卧在床上,眯缝着眼睛伸伸懒腰,懒得动弹。即便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王秀藏也敢开一会儿窗户,换换空气。
前两年家里可没这么暖和。虽然楼房地处长春市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交会的中心城区,可年代久远管道老化,又是没有楼道的“筒子楼”,冬冷夏热是常态。
2015年冬天记者来时,家家户户的房门都用厚厚的帆布裹着,窗户外包着塑料布,楼道台阶挂着冰凌,看着都冷。2016年12月采访时,王秀藏领着记者去了她儿子位于五楼的住宅,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寒意逼人,口中呼出的哈气清晰可见。
同在一栋楼的吴淑香已经80岁,在这“筒子楼”里住了半辈子。以前,最冷的时候,房门都会被冻住,早晨起来踹几脚才能把门打开。这次见到记者,她笑着说:“今年冬天家里不冷,暖和,不比新建的小区差。”虽然话不多,但言语里能让人感受到欣慰。
有人说,在东北,供暖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冬季一到,“你家里热不热”就是大家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寒冬时节,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如果交了暖气费却不暖和,是让人特别“闹心”的一件事。
一冷一热?变化何来?长春这两年的旧城改造帮了大忙。老楼外立面上,镶上了厚厚的保温层,原来生锈漏风的钢窗,政府也都给换装了轻便、密封的塑钢窗。楼下空地里埋着的供暖主管道,施工队也在夏天把旧管子换成了新材料管道。果然,屋里的温度上来了,比原来高了七八摄氏度。
楼里的几户人家,屋里都十分暖和,有的年轻人只穿着短裤单衣。一些住户把年久的破门拆掉,换上崭新的防盗门。他们说,原来太冷,凑合着住没啥心气儿,不想在“破房”上投资,现在不一样了,好好收拾一下,居住质量更高。
老城区里,受益于旧城改造的老楼房还有很多,长春市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大刀阔斧地施工,目前已完成300多个老旧片区、600多条街路的综合改造,从根儿上解决了很多老楼房的供暖问题。
“屋里由冷变暖,我们的获得感就上来了。”吴淑英说,“就是楼道里的管道还有点零星漏水,不碍事儿,供暖公司说这几天就来处理。”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牵引仪、便携式地层采集系统供货项目征求意见(公示)(2018-03-0037)
秋意正浓红叶正美 北京市推出21处赏红片区
长安区加大推进“两拆”工作力度
18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开门红”
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攸县星都物流项目建设
长春:三十年老楼不再寒
我市各地对环保督察信访件立行立改
槐荫论坛被授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
长沙市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现场会在宁乡市举行
边督边改立行立改 确保督察取得实效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党的政治建设专题学习
让基层所真正发挥“前沿”作用——全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苏州检查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 4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改
【民生沟通】国家规定男女公民多少岁能领结婚证?
芜湖市分行开展“深化整治市场乱象”中期评估和自查回头看工作
杨柳铺乡敬老院突发火情 工作人员火速排险
市绿化市容热线积极协调处置“进博会”区域环境保洁疑难诉件
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迎“五四”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怀化奋力打赢松毛虫歼灭战
受修路、限高影响我市20条公交线调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