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全方面渗透进了民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社会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时,青少年也必然不可能断绝与网络的联系。因而,在现阶段下,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便需要大智慧。
现今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已不仅仅是沉迷网络游戏这样的单一问题。直播等新形式的网络娱乐方式的兴起,让青少年所需要面对的网络诱惑越来越多。此前媒体报道就有如小学生为打赏主播,偷偷花掉家里数万积蓄;农村少年正在被手机游戏吞没,手游瘾成为乡村“流行病”等。诸多案例表明,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已迫在眉睫。
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少年,过度沉溺于网络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严重者还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专家就指出,网络成瘾人群多数患有其他精神障碍,如网络成瘾者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人罹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也远高于一般人群。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的手段直接单一,那便是切断其与网络的来往,但这一手段显然无法适用现今语境。切断和这一不断迭代、不断推陈出新的事物的沟通,将会使人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现在的青少年属于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主要娱乐方式必然来源于网络,因而,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不可缺少。让家长和学校保持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正确教育引导,并让家长和老师形成自身示范效应,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努力。
当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已成现象级问题,常规的疏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全社会共治才是首选之策。故而,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在现阶段则不能仅仅依赖家庭和学校。
青少年作为价值观尚未健全、自控力尚弱的群体,面对来自网络的诱惑,其抵御能力无法和成年人相较。但目前的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平台等,显然没有针对青少年群体做单一的用户人群设定,以避免青少年沉迷网络,受到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
比方说,网络游戏设计之初并没有针对青少年群体做单独优化或预案设计,使得在同一网络平台下,未成年人容易同个别成年人的交流中,沾染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再比方说,网络防沉迷机制是否真正有效地防住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网络,从目前现实来看,效果甚微。包括网络直播等实时性网络产品,如何确保主播播出内容不存在潜在的暴力、色情等容易引诱青少年沉迷的信息,也应该值得关注。
这些问题,不是家庭、学校、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有关监管部门等任一环节能够单独解决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治。
9月2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正式公布。近视、超重、吸烟,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网络成瘾等9项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被纳入。这意味着,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网络问题,已不单单是个体之事,更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作者:陈鸣默,系媒体评论员)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精准扶贫医疗综合补助方案(试行)》的通知
怀化城事丨严惩不怠!城区6人随意喷唋小广告被拘并处罚款
洪泽区培养乡土人才助推经济发展
阆中法院四项措施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需社会共治
常丽虹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等事项
清远为1200户特困家庭送出春节年货
从倒“C”形变成“O”形 环岛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线贯通
蓬溪首次使用无人机开展卫片执法图斑核查
我市下达2018年度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计划
第26届广博会下周五琶洲迎客
工农区开展 "小手牵大手文明伴我行" 系列活动
高考综合改革您所关心的问题,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答记者问
老沈阳的秘密在哪里?胡同里都是故事
市创文办暗访督查濠江区创文强管工作
市林业局“法治建设年”活动公开承诺
承德市医学本科毕业生可获聘中级职称
积分入学4月中旬启动
我市提前超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年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