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文是我市一名残疾人音乐老师,因为先天性白内障,他的左眼只有光感,右眼仅有0.013的视力。然而,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他突破了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追梦。终于,靠着音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给他带来了爱情,带来了新的生活。
潘慧文说,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是他多年坚持的梦想,音乐给了他乐观自信的人生,他要为自己搭建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
音乐重塑性格
1987年5月,潘慧文出生在我市一个普通家庭。三岁多时,潘慧文的父母无意间发现儿子的视力有问题,经医院诊断,潘慧文得的是先天性白内障,一米外连人的容貌都无法看清,属于“二级盲残”。父母带着他走过全国无数医院寻医问药,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无法治愈。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扰乱了一家人的生活,更让他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蒙上了阴影。幼儿时期的痛苦,潘慧文无法记起,但对于童年时的孤独和忧伤,他有着切身的体会。
因为双眼残疾,小伙伴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看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潘慧文只能在一边愣愣地站着。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自由奔跑,可每当他抬起脚奋力迈出第一步后,就会重重地摔在地上。
小学读到四年级时,潘慧文就无法与正常孩子一样继续上课,只能到“辅读班”学习。同学的歧视、老师的指责,使潘慧文慢慢变成不合群体、不爱说话、性格孤僻的怪孩子。就这样,自卑的阴影一天天在潘慧文幼小的心灵滋生蔓延。
直到有一天,潘慧文听到学校一位后勤管理老师在吹笛子,从中传出的声音瞬间在潘慧文的心中生了根。他缠着这个老师学习笛子,从此便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在接触笛子后,潘慧文逐渐变得开朗,开始与同龄人交流、玩耍,只要一听见音乐声,他的内心就会平静下来,脸上会有久违的笑容。
艺校“破格”录取
“对音乐就是喜欢,我觉得音乐总是能给我带来快乐。”谈起音乐,潘慧文总是有说不完的话。2003年,一个偶然机会,潘慧文发现在南山公园的一片小树林里,有几个人天天早晨去拉小提琴、吹唢呐。潘慧文心想:“反正我也起得早,不如看看能不能加入进去一起交流音乐。”
很多时候,巧合与机遇是并存的,而这种巧合中酝酿的机遇说不定会改变人的一生。其中拉小提琴的老师说:“我家闺女也吹笛子,比你大两岁,让她跟你一起练吧。”几天后,这个女孩带着潘慧文来到晋东化工厂学校,找到李泉生老师。李老师是化工厂学校的音乐老师,专业素质好,又会作曲又会指挥,样样乐器都行。当时,李老师听完他的吹奏,想了想说:“你需要纠正的地方比较多。你回家等电话,看能不能帮你联系一下市文化艺术学校。”
“我就回家等电话。左等没有,右等没有。可不知为什么,总有种预感,我肯定能去艺校学习。”潘慧文笑着说。那年,在李老师的推荐下,潘慧文被艺校“破格”录取,走上专业吹奏的道路,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180度的转弯。
潘慧文在艺校学习竹笛和葫芦丝,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视力正常的同龄人一起上课时,老师吹奏的乐谱别人能一眼看出来,而潘慧文必须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写出两厘米左右的乐谱才能看清楚,而且乐谱还不能离他太远。知道自己的劣势,潘慧文每天除了上课,其余空闲时间,就是在琴房不厌其烦地练习,好多次练习到琴房的大门都锁了,他都浑然不知,等到宿舍晚上熄灯时舍友才找到老师打开琴房门把他放出来……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2006年9月潘慧文顺利从艺校毕业。
免费教课不图回报
一个视障少年,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他的就业发展、生存何其艰难。毕业后,潘慧文曾先后在市群艺馆、新泉小学、少年宫等文化团体工作。但由于视力缺陷,很多工作难以胜任。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在无法胜任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潘慧文萌发了“走自己的路,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人生价值、回馈社会”的想法。
潘慧文来到自己所在的德胜街社区,免费教葫芦丝。社区主任是看着他长大的,一听免费教葫芦丝,觉得是件好事,就帮他张罗这事。可好几天过去了,没有人报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潘慧文每天等在乐器店旁边,只要有人买葫芦丝,就凑上去说:“我会吹葫芦丝,免费教,跟我学吧?”或者到公园里转,碰见有老人不管吹啥,主动上前问:“吹葫芦丝不?我免费教。”
从2008年6月到2009年7月,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就在这样的反复询问中被反复拒绝。直到2009年7月底,潘慧文见兴隆街泉中商场的一家乐器店出来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刚买的葫芦丝,他主动上前说免费教课,老太太听了他的话疑惑地问:“真免费?在哪儿教?”潘慧文和她约好第二天准时在华联背后的桃河边会合,老太太又带了几个同伴。她们手里都提着葫芦丝,潘慧文的第一批学员终于招来了,慢慢地他的学员越来越多。
潘慧文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我市各个社区、公园、广场开展义务宣传及培训中老年人学习葫芦丝的工作。他每天5点半起床,6点就提着便捷式充电大音响从家出发,到儿童公园义务教授大爷大妈们吹奏葫芦丝。2013年,潘慧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琴韵乐坊”,除了固定的上课时间外,一如既往地开展免费培训,先后培训了200多位中老年葫芦丝爱好者。
付出终有回报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这些年来,潘慧文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了他很多荣誉。2011年,潘慧文被山西省民族管乐文化团国际交流协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2年10月,中国民族管乐协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考级委员会授予潘慧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3年3月,潘慧文被市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评为年度“阳泉好人”;2014年4月,潘慧文被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残疾人自强模范”……
潘慧文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身上能量巨大,虽然身残,但是一样可以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赢得社会的尊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立自强”。“肢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颗懦弱的心,只要有理想、有信念,残疾人一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潘慧文说,“接下来,我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用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并且要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回馈帮助过我的人。开辟新的领域,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陆泽宇)
国网通许县供电公司电力员工:热心帮助中暑老人
省农科院助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绿化彩化让椰城更美 水体治理让生态回归
“树文明新风过祥和春节”倡议书
淮阴区积极打造文化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用音乐谱写坚强人生
立足大统战 画好同心圆——2017年全市统战工作综述
我市开展暑期汛期旅游安全联合大检查
高质量完成全年城建任务
威远县做好抗旱减灾确保大春生产有序进行
长泰县:提升应急医疗救护培训效果显著
冷水江市多措并举抓投资推项目
鼎城区“五表三单”抓环境问题整改
灵武市三项举措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陈伟俊走访看望参加健康休养的老干部
扩大“朋友圈”尽显“国际范” 怀化市以中欧班列开启为契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免费燃气管发放给残疾、低保、高龄老人……
端午文化节龙舟赛今日鸣锣开赛 设12人小龙舟和22人大龙舟两个组别
市食药监局集中约谈32家药品零售警示企业
春暖花开 云南野生动物园“萌宝”扎堆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