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下乡搞经营,激活乡村潜力


放手让青年人以其专业知识、市场意识以及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重塑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浙江省农业厅、财政厅和人社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相关政策衔接落实工作的通知》规定,自2018年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将可获得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连续补助3年。
早在2011年,浙江省就开始实施这一补贴政策。当时规定,欠发达地区每人每年1万元、其他地区0.5万元。据介绍,目前已补贴大学毕业生近2000人。此番政府将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既能体现没有差等、一视同仁的支持态度,也表明,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这一政策是对路的,符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强势推进,乡村如何振兴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城市的虹吸效应加剧了农村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缺人又缺钱的农村也很难跟得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也导致不少地方的农村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新三农”问题。
然而,尽管各地也一直在强调“统筹城乡”,并借助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注入资金、培育项目。但客观而言,在“空心化”加“老龄化”的背景下,外部的输血必然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承接难题。
可见,农村要发展,首先要有人才。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前提,是不仅要有一个繁荣的城市,同样也要有一个充实的农村。以往,农村就是城市的资金、人才、农产品等供给基地,今后,这种单向的资源流动应该为双向流动所代替。农村的资源固然要畅通无阻地流向城市,而城市的资金、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也要进入农村。
这样的“双向流动”,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人、财、物资源,也因资金、人才的有效“下沉”,充实并重塑传统农村,为激活乡村潜力提供更多可能。
就浙江来说,截至2017年底,该省已有719个大学毕业生牵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领头人。与传统农民相比,这群在当地被称为农创客的新农民,无疑更具备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品牌意识、市场洞察力。
大学生下乡,以其专业知识、市场意识以及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可能。他们更注重以精细、生态、科学的生产过程来主打农产品的“绿色牌”,在带动农民跟养跟种的同时,重塑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更多农民分享二、三产的利润,从而走上乡村振兴的新路。
而从外部条件看,日益便捷的高速交通与互联网,不仅缩短了城乡的空间距离,而兼顾田园与都市的生活方式,也拉近了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心理距离。
随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打破,在加快“村民进城”的同时,也会促进“市民下乡”,如此,则有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机制。这不仅会极大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提速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
农村本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应是希望的田野。■ 社论

惠及5亿多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迎5大变化
滨海新区到2020年实现社会组织孵化网络全覆盖
【德惠市】国英波慰问驻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指战员
黄巍:荆州视频侦查第一人让恶性案件柳暗花明
开展“金融知识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日”活动
让大学生下乡搞经营,激活乡村潜力
我市“虫口夺粮”逾10万吨
市领导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检查慰问
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在晋中开工
柏临河入江护坡加紧建设
蜈支洲岛三亚湾海岸救援站成立
[生活] 17种抗癌药下月起在湖南落地,自付比例仅三成
古城百姓欢度平安祥和年
圃田乡落实“路长制”工作模式 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霞浦一女子支付宝被盗刷近万元 竟是好朋友和他人联手“坑的”
市农科院以科技引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佳木斯市公安局网站临时下线公告
第二段平行志愿录取近9万人 剩余计划今日发布
梁平区新盛镇:多举措做好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
2017广东智博会:创新技术改变生活 带来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