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三实”为迷路老人“导航”


对于一些半失能老人而言, 家不仅是温馨的港湾, 有时还是他们难以抵达的生命驿站。 很多老人因突然迷失在街头而倍感孤独无助。让老人顺利回家,这个美好的愿望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近日,记者从南充警方获悉,我市历时4年建设完成的“一标三实”系统已顺利投用,今年上半年,仅顺庆警方就为20余名迷路老人及时准确地找到了回家路, 安安全全地把他们送回了家。
迷路老人 需要的不只是爱心陪护
家住蓝光香江国际小区的牟大爷,由于老年性小脑萎缩, 已经无法准确分辨任何一条道路,包括小区内纵横交错的小径。牟大爷今年78岁, 在家坐久了就渴望到外面走走。过去,有老伴陪着,在小区外10分钟路程的半径范围内活动, 甚至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午后, 穿过滨江大道去生态公园散步休闲。但如今,牟大爷的老伴因风湿病疼痛只能待在家里, 牟大爷不得不独自出门遛弯。
牟大爷曾走失过一次, 在为他寻路的过程中,爱心人士送给他一条导盲犬。这条导盲犬很忠实地履行职责, 但是它并不能准确理解牟大爷的心思, 常常在小区周边走一圈, 就急急忙忙往家赶。“这条导盲犬年龄也大了,万一它不在了,我父亲外出就完全成问题了。”牟大爷的儿子这样说。
69岁的刘婆婆是在菜市场走失的。去年春节一过,她就感觉自己经常犯迷糊,吃了一些药,曾一度有所好转。有一次,刘婆婆从农贸市场买菜, 要回到一街之隔的家里,她的意识突然中断,忘了回家的路。后来,刘婆婆被买菜的邻居发现,才被顺利带回家。
昨日上午, 南充一些微信群又在转发一条信息,蓬安籍老人叶某某,家住市滨江中路三段某小区, 老人从12月2日晚走失,至今下落不明。就在记者写稿时,有微友发消息称, 走失老人已被市内一个爱心志愿者组织找到,并已送回家。
李海涛是西华师大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经常收到一些走失老人的求助信息, 他们会跟家属联系, 帮他们张贴寻人启事, 在各大微信群、qq转发寻人帖子。 他们也曾在派出所见到过走失的老人, 因为无法说出准确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 志愿者只好在这里尽可能地陪伴老人, 直到警察辗转找到他们的家人。
“迷路老人很孤独,也很害怕,有些人见不到家人连饭都不吃。”李海涛说,对于绝大多数迷路老人而言,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及时回到家人身边。
寻人“神器” 百岁老人走失快速被找回
“老妈妈太可怜了,我们还是把她送到派出所吧。”今年9月下旬,市金鱼岭正街一些热心群众看到一位太婆滞留街头。“老人在街边坐了大半天,她眼神迷离,对着大街发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附近居民郭女士介绍,大家都在怀疑太婆是从家里走失的,上前一问,果然如此,但是她无法说清家庭信息。
围观群众一起将太婆扶起来,将她送往顺庆区公安分局北城派出所。“警察同志, 这位太婆可能迷路了,她口齿不清,辨不出她是哪里人。”热心群众告诉值班民警。 值班民警立即向所领导汇报后,启用“一标三实”系统,对太婆进行身份筛查。
“找到了,太婆姓郭,是嘉陵区金宝镇人。”值班民警通过搜索,最终确定老人身份。令民警惊讶的是,根据老人身份信息显示, 她出生于1907年,110岁高龄。警察立即通过警务信息,与郭太婆的家人取得联系。 当天下午5时许,太婆的孙子来到派出所,将老人接回了家。
无独有偶,9月8日上午, 顺庆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在市果山街某农贸市场门口有一名老人神情焦虑,不停地在路边徘徊,疑似找不到回家的路。接警后,民警赶往现场询问情况。由于老人年过九旬,听力和记忆力都比较差, 无法说出家庭住址,民警当即将老人带回派出所。由于老人只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民警便通过“一标三实”系统,查询到老人住在市解放街某养老中心。随后,民警与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将老人平安送回。
这“一标三实”究竟是什么,在老人走失时能这么高效地找到他们的住址?8日上午, 顺庆区公安分局宣传科干事陈宇龙介绍,“一标三实” 是一种基于人口信息的警用数据库。“一标”是指标准地址。 相对于当前各地不统一、不标准的地址信息,上级部门明确新的地址标准由“行政区划+乡镇街道+街路巷+门牌号+小区(组)+楼排号+单元号+户室” 等要素组成。“三实”是指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其中,标准地址是基础,“三实”信息必须录入在标准地址上。
多措并举 为老人装上“智能导航”
“对派出所寻找走失老人的住址,‘一标三实’贡献很大。”顺庆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冯达介绍,派出所经常在出警过程中遇到走失老人,很多走失老人处于心智失能或半失能状态, 一下子说不清自己的身份。在过去,民警一般会将老人接到派出所,由内警照管,然后由派出所安排专人联系各方, 甚至通过协查通报寻找走失老人信息。老人的口音、他们提到的只言片语,往往会是突破查找进度的重要线索。
冯达说,有些居住地偏远、信息量少的老人,在派出所住上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与其他被救助人员不同,因为没有明确的信息, 派出所很少将老人送往救助站。 然而目前,民警在接手迷路老人情况时,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几经周折,即使老人是聋哑人,他们也会很快查找到他们的家庭住址和亲人。
据了解,“一标三实” 是四川省率先突破性实施的一项人口信息数据库, 与现有的户籍数据库不同的是,它更精准,不只登记有当事人的籍贯和家庭住址, 还登记有常住地址。这些信息每年更新,非常准确。目前,全市九县(市、区)都建立了这一强大的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顺庆区公安分局“一标三实”采集办干事阳涛介绍,这个数据的检索功能很强大, 很多执勤民警都佩有手执式检索器(即警务通),警务通配有摄影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当事人现场照片与数据库的标准照片检索配对, 确认其身份。从理论上讲, 走失老人哪怕什么也不说,民警只需用警务通, 对他们拍一张照片,然后借助人脸识别软件实时自动比对,很快就会得出比对结果。
阳涛说,“一标三实”工程从2013年开始启动,去年底全部完成建库和基码设施匹配。今年以来,全省公安系统都在使用这个数据库进行人口信息检索, 办案查案。为走失老人寻找住址,也是该系统重要的派生功能。
不过,由于走失老人与警察对接具有偶然性,比如一位老人在深夜流落街头而未被发现,他(她)就很难通过警方的“一标三实”系统来查找亲人和住址,他(她)很有可能因为未被发现而丧失救助机会,面临人身安全威胁。为此,对于心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警方建议家属为其配备“定位卡”,这是基于第三方商业公司推行的坐标定位设施。
记者了解到,这种“定位卡”纽扣般大小, 它通过射频信号与专业软件终端联系。佩带这种卡的老人家属,只需通过自己持有智能手机下载的终端软件,就可以24小时定位佩卡者的坐标,从而达到准确寻找的目的。目前,警方已向市民推荐使用此卡,作为警方通过“一标三实”系统寻找走失老人的必要补充。(记者 张松)

阜阳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暨五星级标准化党组织表彰会召开
暑期孩子爱上DIY 废旧物品巧利用
“维卡币”传销组织98人被公诉 涉案金额150余亿
福清中央公园形象标识征集今晚截稿 未交稿者抓紧
科技创新为西夏区经济发展添动能
“一标三实”为迷路老人“导航”
世青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共500多人报名参加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组织广大师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纪录影片
成都七中名师点评四川高考作文:难度不大区分度大
江西检察机关提起的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
息烽县卫计局“三步走”稳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怀远县成功举办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培训班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城口营造“水美”环境助推乡村旅游 1500户“森林人家”涌现
合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图证·40年对比:从发明“拷边装置”,到时兴“高端定制”
【市城管局】金乡执法局:全力保障清明节期间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上海远郊“看病不出区” 全市已组建40余家医联体
海口市外事侨务办真诚服务获得外国专家认可
冷水江市安监局开展党员义务植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