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千年大计”共建美丽家园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1日晚,市委书记惠建林、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等3位十九大代表,走进江苏卫视设在北京的演播室,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接受访谈。
惠建林说,把生态文明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精辟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久久为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惠建林说,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把“美丽”写入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省委在“强富美高”基础上,重塑新时代发展布局,提出“1+3”功能区战略,相信“美丽中国”江苏画卷徐徐展开后,江苏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空气会更清新、百姓会更幸福。
惠建林指出,十九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等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源头防治是关键,经济转型是重中之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实现新旧产业更替,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主要要运用市场机制、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其配置取向对产业方向有巨大影响。报告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两大关键因素,为我们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健全污染源头防治措施提供了方法路径。要紧扣市场化改革取向,把握绿色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产业转型。
惠建林说,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和精神文化,还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建设优美生态、美丽家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四方共同用力。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记者 梁和峰)
重庆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再部署
服务分队进大棚 科技减灾到田头
莆田上周住宅备案334套
部门联合销毁涉嫌赌博捕鱼机
市福利院迎接市局福利处安全工作检查
惠建林在京接受媒体采访谈生态文明建设
新泰国际马拉松进入报名倒计时
秋季开学宁乡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手机缴费 操作解读看这里!
南山区领导调研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乐山市全面实行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申领新程序
大阳劳保所举办旅游知识技能培训
龙湖体育公园将打造休闲综合体 整体工程预计投入近30亿元
“女子工坊”笑声朗
爱眼护眼从娃娃抓起
一年之计在于春 公路养护正当时
【文明创建进行时】当好创城“主力军” 展示城市管理新形象
我市牵手腾讯 共建辽宁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
东莞理工学院这个发明专利卖了150万元!
80后“网络交警”替网友解“心结”
74座公交候车亭 将“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