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植物界“大熊猫”野外种群--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突破500株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米至1460米的阔叶混交林,把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目前在人工繁殖、迁地保育、野外回归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对峨眉拟单性木兰极小种群的拯救保护工作有重要意义,还成为我省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的成功典范。
数公里“迁徙”
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
当天上午9时许,8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从峨眉山植物园“出发”,经过半小时车程的颠簸,它们又被转移到骡子的背上,然后在山间小道上“行走”整整一个小时,最终到达峨眉山海拔1460米高的位置。
选地、挖坑、栽种……记者在现场看到,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作人员把峨眉拟单性木兰“安家”在森林里,让它们从此告别人工培育,真正实现野外回归。“种下去之后,我们就不再干预,只是会对回归苗木进行长期监测,一季度统计一次生长情况。”工作人员介绍。
第二天清晨,第二批8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又被运了过来,这次它们要去的地方是峨眉山海拔1050米的地方。
“两个地方一高一低,一个向阳干燥、一个潮湿荫蔽,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实验对照,看峨眉拟单性木兰能否在野外不同海拔、不同条件下实现自然生长。”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程师李策宏告诉记者。
两天时间,16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全部实现野外回归,标志着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的“峨眉拟单性木兰的野外回归”项目圆满完成。据悉,这是该项目从2016年野外回归成功以来,第三次实现野外回归,使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数量突破500株。
记者还了解到,3年时间里,重建的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种群数量,比原生境生长的数量增加了约5倍,回归苗木生长健壮。接下来,项目组将对这些回归苗木进行长期监测,直至它们在野外环境能开花结果,实现自我繁殖,从而摆脱灭绝的命运。
近30年科研
成功突破三大技术难关
据悉,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异花授粉、且雌雄花成熟不同步,在自然条件下授粉困难,结实率低、种子质量差,从而导致该物种天然更新困难,且生存环境极其脆弱。目前,全球仅在峨眉山野外存有,因其数量极为稀少,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1999年,峨眉拟单性木兰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为了拯救保护该濒危物种,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从1989年开始对该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由于两性花植株都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再加上木兰树本身植株较高,种子采集十分危险。需要利用绳索,爬上垂直高度约百米的峭壁,才能把种子采集回来进行育苗。”曾亲身参与过种子采集的李策宏,十分了解该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幸运的是,我们从1989年开始就对该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并成功繁育。”
近年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展峨眉拟单性木兰人工授粉、繁殖技术和种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近1500株,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成功解决了峨眉拟单性木兰自然条件下传粉难、种子萌发难与成苗难三大技术难关。
如今,经过近30年的研究、培育,峨眉拟单性木兰除了回归到峨眉山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种群得以复壮,逐渐摆脱灭绝的危险外,还有部分向外输送、栽种,“希望该濒危物种今后能够在峨眉山以外的地区开枝散叶”。对此,李策宏充满期待。

陈吉明会见来资考察的美国卡瓦集团客人
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出让公告绍市国土告字[2018]8号
用诗文朗诵感恩母亲传承孝道文化
市工商局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活动
德安县蒲亭镇开展爱心保险摸底工作
重建植物界“大熊猫”野外种群--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突破500株
我区召开木材产业园区工作汇报会
乐山市林业局扎实开展殡葬领域涉林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浙江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解读
金安区教育局文明创建成效卓著文明之风浸润师生
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二号
灵山征兵宣传一条街活动火热开场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
杭州市第三批“一证通办”事项清单公示
陕西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征意见:民办学校收费不得跨学年预收
“金融联手公安同行,共同打造平安丹东”宣传活动启动
沾化区:慈善进军营 情暖子弟兵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东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江苏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力争打造若干“航空母舰”
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扛稳抓牢政治任务 主动进攻除恶务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