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如何破


  (□ 袁春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这样和谐的邻里关系,在面对城市这稍显特殊的人居格局时,“水土不服”的现象则尤为明显——同住一小区,彼此不认识;同住一层楼,见面竟陌路。有部分市民坦言,“同在屋檐下,相逢成陌路”的尴尬,已成为影响城市邻里关系的一道“冰墙”。
近日,在记者随机走访的30位市民中,有22人感觉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而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邻里关系僵化的最大原因是缺少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邻里间除了沟通交流,和谐小区氛围也是“破冰”城市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而文昌社区携手社会工作事务所打造社区服务精品,通过社区搭台、社工定制、社会组织实施“三社联动”的方式来搭建居民互动平台,营造更和睦、友好的邻里氛围的探索尝试,为高楼小区邻里关系难题提供了一点借鉴。
调查:邻居,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
在海州区新南街道、新海街道,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只有不到10人表示知道邻居的姓,但不清楚邻居全名;另有20人表示,完全不知道邻居的姓名,即便偶尔在电梯或是小区公共场合碰面,也不会打招呼,或者只是简单地微笑点头。同时,也有不少同一楼层居住的邻里,住了三五年了甚至更久,也不清楚邻居姓啥名谁。
正如一首歌词所唱,大部分受访市民坦言,城市邻居已成为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新近建成入住的商品房小区,居住在老小区、单位大院里的居民与邻居的关系更融洽,而住在新建商品房小区的居民则极少与邻居有交集。
“相比传统大院,住商品房小区的住户,邻里间生活方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邻里交流的机会变得更少。”新南街道延南社区书记营燕说,居住在城里的不外乎两类人,一是城市的原有居民;另一类则是来自不同地方,在城市打拼的群体,而要让这几类人与其他邻里有交集,非常困难。
“同在屋檐下,相逢竟陌路。”这样尴尬的邻里关系,让老家来自内蒙古的港城市民刘娟深有感触,“自小生活在父母工作的家属大院,放学了小孩都在大院里玩,到吃饭时间随意蹭饭,大家之间的感情都很好。工作后我在商品房小区买了房子,比老房子大得多,但是小区里人情味很淡,大家见面都不说一句话。”
尝试: 社区搭台居民唱戏,邻里情谊进一步
立秋后,港城的高温依然热度不减,但是在同科小区总能感觉到丝丝清凉,由社区“老友记——邻里互夸”10多名居民骨干组成的邻里互夸活动,引来社区众多居民的驻足围观,老人互夸邻里的好品行、好做法,一些细小入微的邻里大小事,传递出浓浓的邻里情。
老友们你夸夸我,我夸夸你,大家都为有着这样的好邻居而感到自豪,也为自己能够做正能量的事情而感到骄傲。一旁驻足观看的年轻居民李女士上前说,“我也要感谢表扬一下我们家的邻居张阿姨。”原来退休后的张阿姨习惯了早晨七点半去菜市场买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下来,细心的阿姨发现,七点半刚好是上班族们齐齐出门的时候,为了给上班族让电梯,张阿姨主动将买菜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文昌社区的同科小区是主城区一个住户较多的新小区,社区书记李姗姗是我市目前年龄最小的“90后”社区书记,年纪轻轻的她对社区群众工作有着独到的方法。以往,社区工作常常是社区搭台、社区唱戏,但李珊珊却说:“社区工作方法要转变,重心要转移,文昌社区有着诸多的热心、热情、有才能的居民,我们需要给居民搭建互动的平台。”
于是,李珊珊找到至嘉社工事务所的李沙沙,一起探索能够宣传社区正能量、促进邻里和睦的精品服务。两个90后经过多次走访调研,终于和文昌社区的热情居民们碰撞出火花——“老友记——邻里互夸”应运而生。
8月2日,全市举办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氛围营造工作现场观摩会,文昌社区的“老友记——邻里互夸”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新东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将通过学习借鉴文昌社区的做法,在其他社区进行推广,为高楼小区邻里关系难题提供一点借鉴。
建议:以活动为载体,或带动邻里关系
“因为邻里关系淡漠,导致邻里间的一些生活小事,最后也要找物管协调解决。”针对当下城市邻里关系面临的尴尬,市区某物业公司负责人坦言,邻里关系确实不如以前和谐,据其所在小区物业情况统计,最近两三年,小区住户因装修噪音、生活噪音、高空抛物等投诉占年投诉总量的六成以上。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现代人在城市不比农村,许多城里人选择关起门生活,客观上,少了很多和邻居沟通的缘由;第二,因为工作很忙,没有办法在建立邻里关系方面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邻里关系就慢慢变得冷漠了。
此外,大量的外来人口在城市成家立业,社会结构的急剧裂变,现代文明中的邻里关系还没有来得及生根,加上社会信任度降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更加剧了邻里关系淡漠。
业内人士认为,短时间内要改变现有城市人居格局,让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其实并不现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通过小区邻里文化建设,多开展小区活动,加强邻里沟通,让邻里在活动中熟识,不失为重塑邻里关系的一个好方式。
同时,除了小区组织活动外,相关社会组织也可起到带动作用,建议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合形成活动小组,为社区邻里搭建交往的平台和渠道。有了交往的途径,大家认识之后才能进行交往。
“我认为‘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是不会过时的,邻居离我们最近,是可以最快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尤其是现在老龄化日益凸显,家庭功能逐渐弱化,紧急情况若没有邻居搭把手,结果可能会更糟。”新南街道新龙社区书记闫晓丽认为,人与人相处需要真诚,增进邻里情感更是如此,有了主动的第一步,邻里情谊也就增进了一步。

寻找下一个独角兽·创业是一个不断过关打怪的过程
同一工程包给五人 骗工程施工履约金
市卫计委召开2018全市精神卫生工作培训班
老年人白内障义务诊疗 公益在行动
游泳比赛 咸阳市收获金牌一枚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如何破
市人才服务中心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毕业生双选会2000学子达成就业意向
三大电信运营商“亮出”5G商用“时间表” 5G 不止是快
“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烟台旅游进芝罘活动正式启动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实况
清镇市取消76项办事证明材料
红船旁,一起向美好生活进发
开封市“全民学习文化餐厅”正式启动
市城管局灯光中心召开景观照明提升工作协调会
雨山经开区干部职工积极献血献爱心
寻找58年前帮他的商丘好心人张久诗
长武“3+N”模式助推产业扶贫
桂阳:今年桂阳县烟叶将于24日开秤收购
国考今起报名,湖北招录559人,专岗专人可能成趋势
男子花2万网购“央视上榜品牌”灵芝产品 获赔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