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丨让农民离市场近些更近些


朱永华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省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整个现代化的质量。“三农”的“富美强”,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是很关键的一环。
  如果以市场的活跃度、成熟度作为标尺,整个市场体系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与市场的距离存在着远近差别。越离市场近,生产力因素越活跃,越能释放其繁荣经济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走向市场、融入市场的历史。市场无形的伟力,带动着全国人民走向今天的繁荣进步,也将助推我们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时代。但广大农村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市场有着较远的距离,形象地说,农民的鸡蛋蔬菜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变现成人民币;即便以劳动换取报酬也得离家别乡,到城里的工地和生产流水线上才能实现。毫不夸张地说,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市场的边缘地带;农民、农村与市场连接的主渠道,依然是劳务输出、为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
  阻隔农民与市场的最大因素,不仅仅是源于地理概念上的空间距离。按照经济学基本理论,资源要素只有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大循环中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因为产权制度的约束、市场发育的缓慢,农民、农村无法最有效地参与和享受市场带来的红利,发展就有了无形的“天花板”。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一系列繁荣乡村的举措,说到底就是助力拉近农民、农村与市场的距离。这种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农民进一步引向市场,培育职业农民,培养服务城市的技能型人才,搞订单农业,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各类资产资源增添活力、实现增值;二是把市场导向农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等领域的改革,培育合作社、特色农场等市场化的产业主体,引导社会各种要素资源反哺农村、助力农业发展。
  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就能标注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感、方位感,就能让农民在走近市场的同时获得最大可能的收益。

诏安官陂:清理河道垃圾 落实“河长制”
尊崇宪法的庄严宣示
稀土高新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基层组织建设
育婴知识培训
观众的信任,定义中国电影的未来
三湘时评丨让农民离市场近些更近些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方案》
黄氏宗亲总会:连续7年高考学子奖优活动
温岭市移民办依托“三大平台”助推移民美丽经济新发展
博睿特外国语学校:泳池,孩子们的夏日天堂
生态环境改善配套完善 园博园成了周边居民宝贵财富
龙文 :全心全意抓招商 亲力亲为显成效
社区里小广告无孔不入“久治不愈”
邢国辉与德国客人克劳斯·希克一行进行座谈
大足: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保障村民春耕用水需要
珠海四维时代高精度3D建模技术 为新型战机飞行保驾护航
我市召开优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
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全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入户宣传“双禁”
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苏州市三个区域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