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以来,我市紧盯省定民生实事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制度措施,强化服务意识,向全市人民提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完成目标的128%;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完成目标的12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158人,完成目标的143%;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现了直接结算,为13449名困难群众报销医保费用2845.69万元。
我市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全市共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4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6个、就业创业扶贫基地19个,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5.6万人,带动就业20万余人。全市共建成4个县级、38个乡(镇、街道)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人才和人力资源市场坚持“双免费入场”,组织各类公益招聘活动300多场,企业用工需求基本满足,求职人员基本实现“不挑不拣,一周内上岗”的目标。为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为507名低保家庭困难大学生发放求职补贴76.5万元;对灵活就业的“4858”人员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社保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5621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活动,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4万人次,培训高校毕业生8169人,培训农民工2.5万人次,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按照省、市部署,我市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为确保政策落实,我市建立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保障人员数据库,在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专门设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窗口,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补充医保“一站式”即时结算,方便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解决困难群众无钱垫付住院费用的难题。大力开展惠民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积极协助患病困难群众履行报销手续,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切实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青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岳红江深入贫困村开展慰问活动
2018丹霞天使投资全球高峰会精彩呈现 韶关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契机
喜收再生稻
市委党校举行2018年春季开学典礼
桐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迎“国考”
我市着力营造宽松就业环境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
省部属企事业职工疗休养基地公布 温州3单位上榜
城区“牵手”富力地产 ——成功签约城中村改造项目
薛家镇成立瞪羚谷商学院 助力创新企业跃升“独角兽”
北京门头沟区启动10万平方米拆违工作
西华:娲城司法所“三夏”普法在一线
任城区开通环保举报热线 举报违法行为可获微信红包
县城巨变
市经信委:当好企业“娘家人”助力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建设年|蓝山县湘江源皮具产业园项目建设侧记
道里区召开庆“三•八”表彰大会暨家庭建设工作推进会
安庆经济督导工作组市(县)工作推进会在桐城召开
天津市第七十八中学门前人行道上树根碍事无人管
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国家水暖洁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坐便器水效标识检验检测实验室备案
市十五小“满园雅文化”令校园充满儒雅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