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陈健锋创业卖家乡风味
4月25日,武汉市黄陂区新博村“武州盛天”农家乐内,客人满堂。28岁的店主陈健锋从中午十一点多钟忙到一点半。“日均营业额五六千元。”陈健锋说。
陈健锋在武汉5年开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创业致富干得风生水起。
“爱折腾”的年轻人
2010年7月,100多户村民从丹江口库区搬迁到黄陂区新博村,陈健锋就是其中一员。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加之无一技之长,2011年,20岁的陈健锋去深圳打工,月收入1800元。不久他就辞职了,摆地摊卖小首饰。几个月下来,钱没赚到,他只得再回厂里打工。“打工赚钱后再摆地摊,没钱了再打工,如此循环七八次,仍没赚到钱,有时还睡在天桥下。”就这样,陈健锋在深圳折腾了两年。
2012年9月,武汉市组织移民技能免费培训,陈健锋报名参加。3个月培训结束后,他顺利进入武汉一家连锁酒店上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节假日还要加班,经常零点后睡觉。工作很累,工资也不高,但在陈健锋妈妈眼中,儿子不折腾了,更懂事顾家了。
艰难的创业梦
然而,几个月后陈健锋又开始“折腾”了。2013年7月,他准备辞职自己开“农家乐”,妈妈第一个反对,觉得儿子“老毛病”又犯了。但陈健锋还是辞职了,说服妻子拿出结婚时存的2万元私房钱,加上从亲戚处借来的2万元,在家里开起了丹江口风味“农家乐”,起名“武州盛天”,主打丹江翘嘴白、均州黄酒、武当山珍等。
创业伊始,陈健锋每天骑自行车几十里,挨家挨户发传单,见人就介绍自家餐馆特色,“那时周边四五个村的村民几乎都认识我。”他将菜价定得很低,几乎是成本价,有时干脆请人免费吃饭。
尽管如此,“武州盛天”的生意仍难有起色,2013年底,本金亏完,还欠两万元债。妈妈、妻子都觉得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陈健锋坚持把“农家乐”开下去,为此他没少与她们拌嘴。
为增加“卖点”,他将家里几亩承包地全种上豆角、茄子、青椒、小白菜等蔬菜,坚持不打农药,使用从周边村庄收集的农家肥。“那时客人不多,天一亮,他就下地种菜、摘菜,中午回家择菜、洗菜、炒菜,接待客人。”
丹江特色+绿色蔬菜,价格便宜,吃完还能采摘一些青菜带回家。客人们口口相传,农家乐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了。2015年底一算账,一年竟赚了十几万元。
带动周边移民脱贫
生意刚有好转,喜欢“折腾”的陈健锋又有了新想法。2016年4月,他把邻居的房子租下来,把“农家乐”面积扩大一倍。当时家人不理解,但事后证明陈健锋是对的,当年底获利40多万元。
2017年8月,找到运营模式的陈健锋决定再“折腾”一把,接连在新洲、东西湖开了3家分店。由于特色鲜明,价格实惠,几家分店很快盈利。2017年底,4个店营业额600多万元,利润近200万元,共吸纳十多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就业,临时用工几十人。
事业大跨步,最令陈健锋欣慰的是与妈妈、妻子关系大大改善。近两年,家里很少为生意问题争吵了,节假日,他还经常抽空带父母、妻儿外出旅游,先后去了杭州、丽江、连云港和神农架等地。
“现在每天吃着家乡的饭菜,和家人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同家乡移民一起奔富路,日子踏实又幸福。”陈健锋满足地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通讯员戢琨、万骄阳)
爱生活 爱美丽 美容知识进社区
沙市区工农路延伸线路灯照明工程竞争性谈判公告
山前大道改造工程8月底全线通车
余先河参加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第二支部组织生活会
潜山弹腔老戏《四郎探母》《渭水河》复排公演
5年开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 浓浓乡愁敲开致富门
鞍山的考生们注意啦!11日出中考成绩
塘公子山隧道贯通 是大潮高速首条贯通的隧道
余姚一男子晨练时猝死 专家呼吁:健身人群学点急救技能
我市新区针对辖区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及露天烧烤等现象开展集中拉网式整治行动
提升城市形象升级 切实改善居住环境
衡中学生张天娇文集《愿我们时光依旧不负相遇》出版发行
潍坊银行:打出“组合拳”,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青川县“三减三提”促安监工作提速增效
我市深化社区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发扬光大“勤劳、诚信、专业”优秀品质我市第17批1197名“吕梁山护工”实现就业李正印出席欢送仪式并讲话 王立伟主持 张广勇参加
道路整治一新乡村颜值提升
公交线路从早上七点半陆续恢复运行
我市大力实施八大行动迅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审专家组来玉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