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吉发〔2016〕29号)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长发〔2016〕32号),近日,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共青团长春市委联合印发《长春市中小学“百万学子上冰雪”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深入推动实施长春市中小学“百万学子上冰雪”行动。
《计划》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发挥长春地域性特色优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满足青少年冰雪运动需求为基本取向,以发展冰雪运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为有效载体,以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冰雪体育运动的热爱,着力打造校园冰雪运动长春模式,影响和带动长春冰雪运动繁荣健康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教育中心贡献力量。
《计划》明确四点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2.坚持集成创新。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支持政策,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校园冰雪运动发展合力。
3.坚持统筹兼顾。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布局,试点先行,渐次推开。注重与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蓓蕾计划”以及研学旅行等有机结合。
4.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普及和竞技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宜冰则冰,宜雪则雪。
《计划》提出“五大目标”
结合我市冰雪运动发展的群众需求、客观实际和地域优势等要素,致力于到2020年,实现校园冰雪运动“五大目标”:
1.冰雪运动普及度大幅提高。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冰雪运动知识、冬奥会常识、观赛礼仪覆盖率达到100%,力争使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
2.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利用财政投入、体育彩票基金、政府购买服务及社会融资等形式,充实和完善中小学校冰雪项目及替代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教育教学器材,建设一定数量的四季仿真冰场,基本满足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的需求。
3.冰雪运动师资培训形成体系。形成形式多样、方法科学、内容丰富的冰雪运动师资培训体系,完成对1000名校园冰雪运动项目专职或兼职教师的培训。
4.冰雪运动赛事和活动系列化。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冰雪运动赛事,构建包括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等内容的青少年冰雪运动竞赛体系。开展冬令营、研学旅行、“逐雪嬉冰”和际域交流等系列活动。
5.校园冰雪运动长春模式基本形成。形成较为完备的校园冰雪运动课程教学、兴趣培养、活动普及、人才选拔、特长生培养和输送服务体系。
《计划》确定“九大工程”
重点工作任务实行工程化推进,深入开展“九大工程”:
1.实施冰雪运动进课堂工程。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科学统筹冰雪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在课时分配、教师配备、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为冰雪运动教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学校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组织专业人士编写冰雪运动教材,切实推动冰雪运动进课堂工作。
2.实施冰雪运动试点推进工程。组织开展中小学”百万学生上冰雪”实验区、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先期以南关区、长春新区作为实验区,以省首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为实验校,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渐次铺开,整体推进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到2020年,支持创建5个实验区、200所特色学校,建立10个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基地、5个冰雪研学旅行(冬令营)基地,创建中小学冰雪运动指导与训练中心,逐步推动长春市中小学冰雪运动全覆盖。
3.实施冰雪运动师资培训工程。依托东北师大、吉林体育学院等高校资源以及社会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冰雪运动师资培训工作。制定冰雪运动师资培训计划,采取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冰雪项目、替代项目、民俗传统项目等内容的培训。
4.实施冰雪运动设施供给工程。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则,大力支持实验区、实验校冰雪运动场地设施、设备和运动器材的改善、建设和补充。有计划支持建设四季仿真冰场,鼓励冬季浇筑临时性冰场。鼓励依托学区建立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探索与莲花山、庙香山、净月雪世界等建立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形成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学区与社区共建共享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
5.实施冰雪运动项目普及工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活动、体育赛事等渠道,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人员普及;通过开展冰雪项目体验推介活动,推广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抽冰猴、雪雕等趣味项目,轮滑、滑板等替代项目,推动项目普及;开展以冰雪为题材书、画、摄影、征文活动,开展冰雪运动知识、冬奥会常识、观赛礼仪的教育,营造冰雪文化氛围,推动文化普及。
6.实施冰雪运动赛事带动工程。联合市体育局、市冰上运动管理中心共同举办中小学生冬季体育联赛,组织中小学生冬季冰雪运动会,举行冰雪运动传统项目、趣味项目、替代项目的单项比赛活动;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冰雪运动赛事,以展示长春市中小学冰雪运动工作成果,提升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的普及度,广泛吸引整个社会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带动“百万学生上冰雪”行动的深入开展。
7.实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工程。注重发现、选拔和培养学生冰雪运动苗子,组建长春市冰雪运动代表队,开展多种形式的集训、比赛和交流活动。建立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拓宽冰雪运动学生运动员进入省市后备人才梯队和升入高校的通道。
8.实施冰雪运动政策激励工程。把冰雪运动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加强冰雪运动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冰雪运动学习和训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研究探索小学、初中、高中有效衔接的招生办法和招生政策,增加高水平冰雪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9.实施冰雪运动协同参与工程。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的公益活动。完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冰雪运动领域。
《计划》强调七项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百万学生上冰雪”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校园冰雪运动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成立全市青少年冰雪运动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校园冰雪运动的专业化指导。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属地责任。
2.建立投入机制。加大对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投入,统筹相关经费渠道对冰雪运动发展给予倾斜。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冰雪运动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对校园冰雪运动实验区、校给予经费支持。
3.强化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体育场地、运动器材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预案。完善保险机制,投保校方责任险,提升校园冰雪运动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4.纳入督导评估。健全以市、区两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社会评价机构参与的督导评估体系,将校园冰雪运动纳入政府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加强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奖优罚劣。
5.开展课题研究。依托市体育局、市冰上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各驻长高校开展冰雪运动实践与研究,提升指导冰雪运动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6.建设信息平台。坚持“互联网+”的思维,启动筹建冰雪运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家校互联、师生互联、区校互联、市区互联、内外互联,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7.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理念、育人功能、冰雪文化和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报道和播出学生冰雪运动赛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助推我市青少年冰雪运动水平发展。
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
国庆长假 “海岛游”成为东莞市民假日出游首选
邵阳县民政局:自我加压真扶贫
《海陆丰红色故事》出版
平和县助残志愿者协会举办趣味运动会
朱家尖樟州文化礼堂亮相
[教育局]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长春市中小学“百万学子上冰雪”行动计划》
不一样的培训班
安乡县安障乡王家湾小学隆重举行新教师入职仪式
陵城:纪委明察暗访刹歪风过廉节
新税法呼之欲出 百姓收入影响几何——聚焦修改个税法决定草案
江干:下沙开展“三争”主题活动助力“六大硬仗”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十二次主任会议
田径比赛竞争激烈广元队摘得一银一铜
乐安:开展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司法局】“扫黑除恶”宣传活动进农村
桃花源举办首届稻草人风车文化节
228粒进球 巴西队创造世界杯新纪录
西安区:真抓实干 开创转型振兴新篇章
丰县城乡公共空间治理现场推进会召开
“衢州有礼,舞蹈有你”主题舞蹈首场公益培训,现场来了近百位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