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劳动仲裁“十项便民举措”助力和谐劳资关系

济宁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嘉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积极推行“十项便民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资关系。
开通绿色便民通道。对申请立案的当事人,及时释明申请立案步骤、所需申请材料,引导当事人快速立案、一步到庭,特别是对劳动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的仲裁申请及涉及未成年工、女职工、农民工、工伤伤残等弱势群体的劳动争议案件,开通仲裁“绿色便民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原则当日立案,当日确定开庭时间,畅通诉求渠道,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弱势群体等群众的合法权益。
实现速审快结办案。对诉请明确、适用法律清晰的案件,启用仲裁办案简易程序,执行快速仲裁办案制度,实现案件立案后30日内结案,重大案件法定时限结案,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
实行休息日仲裁庭制度。为不影响当事人正常工作,方便双方当事人行使仲裁权利,嘉祥县仲裁院实行人性化办案,对案件开庭时间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仲裁院根据与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协商一致,统筹灵活安排开庭时间,必要时可在休息日安排开庭,实现和谐仲裁。
实行阳光仲裁制度。推行仲裁庭审公告制度,一般案件办理实行开庭案由、时间、场所、仲裁庭成员、监督机构和监督电话、仲裁规则、审理程序公开,举证、质证、认证环节及仲裁结果公开的“十公开”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公民在开庭时参加旁听,以程序公开促进实体公正,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仲裁风险提示制度。针对案件处理过程中部分当事人存在的仲裁请求不当、被申请人主体不具备、开庭不按时出庭、举证不能、错误行为等风险,在法律框架及公序良俗原则内,适时对当事人进行法律宣传和善意提醒,以便当事人理性地参加仲裁活动。
实行案后回访制度。对裁决书、调解书结果不满意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案件,建立建立案件回访工作制度,积极配合当事人做好仲裁证据、送达回证等证据的提供,保证当事人法律救济途径的畅通。
实行仲裁建议制度。为体现仲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出现劳动争议纠纷较多的行业、用人单位下达仲裁建议书,提醒用人单位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行为,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用人单位遵纪守法意识,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着重基层调解预防预警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预防预警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帮助基层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指导镇(街)、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的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对基层调解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调解组织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
落实法律援助制度。对于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及患病职工,嘉祥县仲裁院充分发挥嘉祥县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由仲裁部门直接与司法部门联系,并协助申请人进行法律援助申请,让困难职工“没钱也能打官司”。
实行一裁终局。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单项诉求标的额不超过济宁市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依法采取终局裁决,减少劳动者维权成本。
截止到目前,嘉祥县仲裁院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7件,其中调解76件,审理裁决9件,正在按法律程序审理案件2件,按期结案率达到100%,调解率达到87.35%,全年无重大集体案件发生。
通讯员 张海华

气象信息(2018年8月24日10时)
我市投入1.6亿元 守护校园“餐桌安全”!
保定军分区工作组对徐水区民兵整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十一”期间正定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0.02亿元
2017稀土产业大盘点:八个方面释放积极信号
嘉祥县劳动仲裁“十项便民举措”助力和谐劳资关系
“田保姆” ——记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张久成
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地表水断面水质改善明显
泸博“筝”情——泸州市第二届古筝专业大赛圆满结束
“全民健身一卡通”第二期领卡活动启动
贵州省城镇管道燃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出台
陈兹方入选“荆楚楷模”6月榜单
普陀区曹杨街道少数民族参与“迎进博 展风彩”主题活动
10个小时内发生两起电动车被盗警情 警方迅速抓获嫌疑人
云南: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综合施策纠治“四风”
洪阵河暗涵段完成清淤 城区8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汨罗弼时镇取缔一非法洗沙场
何平参加市政府办公室第一党支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暨组织生活会
“长江首城”宜宾:迁走昔日“金花”还长江绿色
蓬安县法院邀请专家作“大学习”活动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