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老人12年如一日 当小区义务“保洁员”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郑爱珍
早晨6点不到,一位老人提着一个环保袋走向柯城区丰林小区公园。只见,她从袋子里拿出块抹布,弯腰擦拭石凳、石桌、乒乓球桌……
  老人名叫陈春香,今年87岁,2006年从农村搬进小区和儿子同住。从那时开始,她义务当起了小区公园石凳、石桌的“保洁员”, 只要不下雨,早晚各一次,坚持了12年之久。
  6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丰林小区采访。“我不过出了一点力气,只是为大家做了一点小事。”当记者提起义务当“保洁员”一事,老人摇摇手说,“比起大家对我的好,不值得一提。”
  “我是穷出生”
  眼前的陈春香,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一双粗大的手上贴了两张药膏。挽起裤腿,在她的小腿、脚趾等处,也贴着药膏。
  “我是穷出生,从小干苦力,身上留下了不少老伤。”陈春香前半辈子多苦多难,3岁父母先后去世,13岁祖父母撒手而去,18岁与同是无父无母的丈夫成亲。“一个木头脸盆、一把头梳、一面镜子、一块毛巾”是她和丈夫成婚时所有的家当。
  陈春香回忆,丈夫是衢江区高家镇上的居民户,没工作没田地。为了生计,上山砍柴挑到镇上卖、河道里挑砂石料、砖瓦厂搬运砖块,夫妻俩没日没夜拼着命地干。
  “那时,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但我们坚持让三儿一女上学。”说起儿女,陈春香一脸的欣慰。
  “我也是个幸运的人”
  陈春香48岁那年,也就是在她成家后的第30个年头,家中终于买了两间茅草房,有了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儿女们成家立业,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凭着再苦也要让孩子读书的坚持,多年后,一家人的命运终于出现了逆转,“孩子们毕业后都顺利进工厂工作,做了城里人。”陈春香笑着说。
  2006年初,陈春香的小儿子在丰林小区买了房,不久,她也来到小区与儿子一家同住。“做梦也没想过,我也能住进城里的大洋房。”从农村搬到城里,一开始陈春香有些顾虑:担心生活不习惯、担心被城里人看不起。住了一个月后,她惊喜地发现,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小区像公园一样,邻居间互帮互助像亲人一样。”
  在陈春香80岁生日那天,小儿子替她一次性补缴了15年养老保险。如今,陈春香每月能领到1800余元养老金。“比起以前,现在的日子比蜜还甜,我是做梦也在笑。”陈春香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会坚持一直做下去”
  如今,陈春香成了丰林小区的名人。
  “一干就坚持了12年,真心不容易。”正在小区公园抱着孙子散步的彭女士相告,只要不是雨天,早晚都能在小区公园里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小区刘师傅说:“其实,陈奶奶身体也不是很好,去年老说头晕大家劝她歇几天,她却说‘没事,活动活动就会好的’。”
  “这些年虽说手脚不如以前麻利了,但我会坚持一直做下去。”陈春香说,看到小区公园干干净净,大家围住在一起聊天、打牌,她心里美滋滋的。

致敬!节日里坚守岗位的梅州劳动者
打造第三产业园区品牌 丰泽区三大产业平台集中亮相
谢志雄到大熊山调研指导脱贫攻坚 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勤劳双手摘“贫”帽
上半年全省工业结构继续优化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1%
87岁老人12年如一日 当小区义务“保洁员”
对《关于推进玫瑰花产业的建议》的答复
三亚举行公租房公开摇号619人获公租房配租资格
市政协八届七次常委会议召开
桃源职专2018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圆满完成
聚焦大变革奋进新时代
三亚“天涯好人”评选活动启动
汨罗采取“1+8”工作法防控债务风险
景区农村地区清洁供暖专项规划
第二届海南原创文化艺术展海口举行 国内外专家纵论行业发展
苏州今年安置军转干部人数创近10年来新高
脱贫攻坚迎来“幸福路”
关于公布钦南区第二批货运源头重点监管单位的通知
魏晓明在市经开区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时强调
闵行浦江镇城管执法中队联合开展非法场所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