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有句老话:先有鹊山村,后有平定城。当年,这鹊山周围方圆五十里,都是赵简子赐给扁鹊的土地,那么,扁鹊及其家族的成员和弟子,就都迁到了这个地方,他们的后代也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才有了鹊山村。直到一千五百年以后,才有了平定。
据光绪版《平定州志·與地山川》记载:“鹊山,在州西北五里,上有扁鹊庙,山下有平地泉,赵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在山下。”鹊山上有扁鹊墓,还有扁鹊祠庙。宋朝的时候,有个诗人叫颜太初,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首颜子的第四十六代孙,进士出身。博学多才,仗义敢言。其诗多讥刺时事,览者壮之。他写过一首《许希》的长诗,诗前有一段序曰:“针工许希,天圣中召见,三进针而疾平,面授尚药奉御,其赐予不可胜计。谢恩毕,向西而拜。上询其故。奏曰:‘臣拜本师扁鹊也。’上惜其用心不忘本,给钱五十万立祠,封曰‘灵应侯’。”《许希》诗曰:“京城名利涂,车马相奔驰。其间取富贵,往往输巫醫。前后十数辈,身没名已隳。独有许希者,蕴蓄何瑰奇。始自下蔡来,所处尤喧卑。西市三十年,汩汩无人知。一朝仗至艺,骤登文石墀。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时。酬以六尚官,著藉通端闱。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龟。于时称谢毕,西向复陈仪。当宁惊且问,历历宣其辞。臣传扁鹊术,遇主今得施。特此一展谢,臣心不自私。主上惜其意,击赏为嘘唏。仍给水衡钱,国西命立祠。复加灵应号,金额照华榱。自此辇毂下,求祷何祁祁。我过庆成坊,见之心且悲。秦醫术虽妙,五腑及四肢。所习得其人,千龄祀不亏。鲁圣术至大,帝道与民彝。所习非其人,一朝反相持。小吏师荀况,窃为辨说资。作相劝焚书,诈云愚蚩蚩。后之为儒者,其心皆李斯。昔在布衣日,动守先王规。朝谈十二经,夕诵三百诗。依凭稽古力,荣进无他歧。及居庙堂上,长剑冠峨巍。自谓天所赋,焉知有宣尼。宣尼断袭封,十经寒暑移。他姓为邑官,乡老皆惊疑。上章寝不报,九重遭面欺。谏官不举失,御史不言非。尽为许希笑,得路忘先师。”这首诗确实长,我之所以全文抄录过来,是因为颜太初的这首诗把许希的人生轨迹较详细地表述出来,比史书的记载更加详实生动。
据《宋史·方技传·许希》记载:“景祐元年,仁宗不豫,侍医数进药,不效,人心忧恐。冀国大长公主荐希,希诊曰:‘针心下包络之间,可亟愈。’左右争以为不可,诸黄门祈以身试,试之,无所害。遂以针进,而帝疾愈。命为翰林医官,赐绯衣、银鱼及器币。希拜谢已,又西向拜,帝问其故,对曰:‘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师之赐,安敢忘师乎?’乃请以所得金,兴扁鹊庙。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其后庙益完,学医者归趋之,因立太医局于其旁。希至殿中省尚药奉御,卒。著《神应针经要诀》行于世。”
这些史料,都说明一个问题,宋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皇帝患病,宫廷御医百般治疗都不见效,冀国大长公主推荐了开封医人许希,许希为他针灸后,病居然奇迹般好了。仁宗封他为翰林医官,赐绯衣、银鱼及器币。许希拜谢,后又向西而拜。仁宗问他缘故,许希说:“扁鹊是我的老师。今天能治好皇上的病,不是我的功劳,那都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我不敢忘了老师的恩惠!”于是,请仁宗皇帝将赏赐给自己的五十万金用于兴建扁鹊庙。皇帝在开封城西兴建了一座扁鹊庙,并封扁鹊为灵应侯。
这些文献记载,让我们明确了这么几个概念:全国各地的扁鹊庙,源于宋代的许希;许希自称是扁鹊的弟子,医好仁宗皇帝之病,功在扁鹊;既然是扁鹊的弟子,那就应该是在扁鹊的封地居住;而许希却是从下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台,来到宋都开封行医的;许希医术不错,肯定也给冀国大长公主看过病,而且深得大长公主信赖,这才推荐给仁宗皇帝看病。
那么,问题出来了,根据史书记载,扁鹊当年行医的路线,几乎和下蔡没有丝毫关系,怎么可能在一千五百年之后,这地方蹦出个扁鹊的弟子呢?只有一种可能,许希及其先人,祖籍平定鹊山,鹊山是其祖师爷扁鹊的封地,扁鹊及其弟子们的后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传承着扁鹊的医术,到许希辈的时候,已经在平定居住一千五百多年了。由于不便叙述的原因,他们才迁居到下蔡。这个问题,我会另文证述,这里不再展开。需要说明的是,鹊山在宋朝的时候也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扁鹊庙,这不能不说与许希有直接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宋朝以后,扁鹊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都有了。学医者更是奉扁鹊为祖师爷,其庙也称灵应庙,民间俗称为药王庙。而在鹊山,则是“扁鹊庙”“药王庙”和“神应王庙”三种称谓并存。当元好问来的时候,鹊山庙中的“古柳”已经快要“十围”粗了,这十个人才能合围一抱的古树,该是与庙龄相仿吧?
联想到当年平定黑砂岭古道十里长坂坡上有凭虚阁,有“文献名邦”大牌坊,各种庙宇林立,军旅客商昼夜不断,驼铃声声,马蹄得得,扁鹊庙,不过是十里古道上的一个心灵驿站,给人们不断解除身体病痛的同时,也慰藉着逆旅行途那颗孤独寂寞之心。光绪版《平定州志·與地山川》篇记载有“黑砂岭,在州西五里,岭脊有凭虚阁,一名南天门。半岭有胜水寺,岭畔胜水出焉。”这黑砂岭古道是连接平定与平潭古城通往寿阳、太原的必经要道,全部用坚硬的黄砂岩石铺陈,两边有庙宇无数,名人遗迹无数,留下的名篇佳作也是数不胜数。从鹊山顶又一路下坡,直到今天义东沟村的三义庙旁边,才算走完这美不胜收的十里古道。时至今日,仍然有老者常去那满目疮痍的地方寻找头道寺、二道寺遗址,无不黯然神伤。几次我坐在鹊山村后的山顶荒草中,想勾勒出当年黑砂岭古道的盛况与线路走向,然而无果,把栏杆拍遍,我只痛彻心扉地感受什么叫荡然无存,几千年的古道,怎么能了无痕迹了呢?难道不是这个地方,是我走错了?但愿。
还有一宗悬案,一直萦绕在我的胸怀。《左传·定公六年》载:秋八月,宋国乐祁出使晋国,“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这赵简子去迎接,应该就是在古道上迎接;接风洗尘,也应该是在古道关口找一个有山有水有雅趣的地方啊,这赵简子设宴饮酒的“绵上”之地,又在何方呢?山是绵山,河是绵河,从河南商丘的宋国远道而来,去晋国都城曲沃,非走井陉古道不可,而在古道上迎来送往的晋国正卿赵简子,在距离平潭古城“赵氏之宫”百里之遥处,就是绵山绵河会合之处,你不觉得这“绵上之地”就在我们的身边吗?
如今的娘子关,既有绵河,又有绵山,既有介子推庙,又有介子推妹妹介山氏的妒女祠,这里本就是介子推的老家。绵山,本是太行山中段东西走向的一座山,因横亘在晋中盆地中间,所以,历史上也叫过横山。娘子关就位于横山最东端,介休绵山就位于横山最西端。按照中国文化传统,山右为西,山左为东,所以,山右也曾是山西的代名词,而山左也曾是山东的代名词;左为上,右为下,那么绵山最东端就是绵山左,这里就应该是当然的“绵上”之地。又因为桃河与温河在此汇合之后,就称之为“绵河”,而绵河,就发源于娘子关绵山,娘子关水上人家的水,就是从山间喷涌而出之水,娘子关瀑布之水,就是“上池之水”,从绵河源头来说,这里也是当然的“绵上”之地。
我为什么要唠叨这几个地名呢?因为太珍贵!“绵上”见诸《左传》,而“上池之水”见诸《史记》,这些地方曾经与赵简子、扁鹊密切相关,都是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金字招牌,与晋文公重耳、介子推、介山氏都息息相关,与穆天子、造父来过的盘石古道、井陉古道紧密相连,与鹊山扁鹊庙、桃河平潭古城一脉相承,三千年的历史空间,用一条古道串联在一起,那些历史人物仿佛鲜活起来,与我们突然挨近了许多。看着这样的山,看着这样的河,走在这样的古道上,你还觉得孤单寂寞吗?是这些鲜活的历史人物给我们打开了古老的帷幕,你可以尽情地在古道上驰骋遐想,让这些曾经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奋斗过、经历过的先人重新走回到我们中间,讲述那遥远的沧海桑田巨变的回声,同我们一起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我经常幻想,如果从榆关城出发,沿着当年黑砂岭的十里长坂坡一直向北走,经过头道寺、二道寺,穿过“文献名邦”大牌坊,来到鹊山顶,有神医扁鹊庙,这里不仅香火旺盛,而且云集全天下扁鹊医术的传承者,来这里进修学习,切磋技艺,传道授业,发扬光大,那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吧?
世界这么大,偏偏只有平定鹊山有这样的资源,有这样的资格,有这样的人文优势,依托这样的天赐良机,借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借势腾飞,借船出海,恐怕在这里诞生一座扁鹊中医大学也不为过,关键是让扁鹊的中医文化在这里扎下了根,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得到了弘扬光大,从鹊山又能培养出无数许希那样的扁鹊传承人,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盛事啊!
当有一天,从阳泉平定走出去的现代神医遍布海内外,对扁鹊中医大学赞不绝口,鹊山真正成为了现代中医朝拜的圣地,绵上之地、上池之水、平潭古城、钘山古道,这些闪光的地名该多么自豪,阳泉平定,山西阳泉,是不是也借助神医扁鹊而名声鹊起,一鸣惊人呢?
扁鹊在平定,平定在阳泉,这么好的文章不能不做啊!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 别给自闭症的孩子贴“标签”
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
《中非合作新时代》第一集《梦想相通》
市实验中学召开30年教(工)龄教职工座谈会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
平定鹊山 神医扁鹊的家
胡世忠参加人大分组审议和政协分界别讨论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市第三工作组深入禹会区调研
吴亦凡被诬“疑似毒瘾发作” 诉讼维权获赔3万元
市绿化市容局领导带队调研区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管理工作
大连森林公安销毁209件象牙制品
健身与环保同步
精准做好选派干部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高清:看民俗品美食赏大戏 萝卜元宵糖球会启幕
酒驾:白天查夜间查天天查!
热情服务赢赞誉 廉明高效获锦旗
半亩园爱心超市助力脱贫致富
今年山东选调千名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埇桥区北关街道华地社区:关爱百岁空巢老人
王立彤在鸡泽县邱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