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婚丧嫁娶都从简,小伙重新露笑脸,梧桐招来金凤凰,酷炫!移风易俗谱新篇,春风化雨喜开颜,文明之花竞开颜,满园!”近日,下埠镇南竹坡自然村用“三句半”的方式,传唱移风易俗好处多多,引来村民围观和点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很快传遍乡村,成为村民们耳熟能详的“警世经文”。以“三句半”推动乡风文明,是该地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生动事例。
生态之美促民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南竹坡人将诗人孟浩然笔下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搬入了现实。这里有干净整洁的小道,有五彩斑斓的风车,有错落有致的屋舍,还有悬挂在树上迎风摇曳的油纸伞……远眺下,就如古诗中的情景。
然而,以前的南竹坡可不是这样,因煤矿开采导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严重,人居环境比较恶劣,是典型的“灰姑娘”。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竹坡人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渐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村庄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蜕变之路,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一天一个样,这种变化就在家门口。”居住在南竹坡的胡姓老者告诉笔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坑坑洼洼、出门带泥的小路,现在变成了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村容变美,居住在这的人心美,人更美!”
人文之美润民风
生态之美引领人文之美。为了提升文化内涵,南竹坡移风易俗理事会在全村范围内绘制了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文化墙,一幅幅以生态文化、孝道文化、道德文化、党建文化、法治文化等为主题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门前有松柏环绕、蓝瓦百墙的祖屋就是南竹坡理事会的办公地点。理事会实行自我管理,以召开“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形式,民主商议各种大小事务,鼓励村民参与,做到公开透明。
“乡风文明村容美”,这是每个南竹坡人深切的体会,他们也一直在身体力行妆扮这种“美”。“南竹坡赋”“戒赌歌”“胡氏族规”……本土自创的点点滴滴中,凝聚着村民的思想智慧;家家户户门上的“好家风、好家训”,积淀和传承着家庭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南竹坡人以一个家庭的好家风带动一片邻里,同时也感染着一批批来参观学习的游人。
村级活动中心、文化庭院、阅览室,供村民活动学习;军鼓队、广场舞队、悠力球队,助村民强健体魄……村里每年还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等评选活动,让村庄处处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
乡风之美暖民心
“移旧俗,易新风”的新风尚深入人心。在文明“湘”风行动中,南竹坡人一马当先,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各项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出文明“湘”风的一张特色名片。
村民易理良要嫁女,在办酒席前,主动联系红白理事会,拿到红白事申请表,在获得理事会与村委会审批同意后,仅摆10桌酒席宴请宾客;今年7月份,村内4个孩子考上大学,本来有意摆酒席的家庭在理事会成员的劝导下,最后都自愿没摆“庆学酒”“谢师宴”;理事会牵头成立的“文明乡风”志愿者队伍,对村内一切不文明现象进行纠察指正,今年3月被评为“好婆婆”的杨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
加强泥头车治理 盐田街道开展泥头车专项整治行动
狠抓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濂溪区就业局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
好消息!又一批公租房来了 202套面向宝安区户籍!
常言龙深入乡镇调研村“两委”换届和信访维稳工作
桑梓新风新气象——下埠镇南竹坡自然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漳州部署农田水利建设 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我市召开全市群众文化生活工作调度会
市房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兆军到扶贫点调研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苏中苏北首家石化产品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落户如皋
迁安市财政局完善供应商救济机制
练好城市管理“绣花功”,让“阴影地带”靓起来
哈尔滨市川菜餐企一年减少近千家 降幅超过30%
眉山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将与领导干部考核挂钩
宁夏“互联网+政务服务” 874项事项可全程网办 40个事项不出村就能办
市卫计委发布最新调查数据:去年苏州居民中烟民占比近三成
爱心企业慰问一线交警 炎炎夏日送来丝丝清凉
安达开展“食安安达”百日行动
市城管局组织检查地下管廊建设工作
我市部署推进安全生产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