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网记者 徐嗣千 实习生 刘春云 魏红晶
藤蔓下吊着的瓜果,有的像海参,有的像长木棍,砍下一截,余下的居然还会继续生长……8月13日上午,在顺庆区金台镇董小刚的农场里,记者看到许多珍稀瓜果。
今年40岁的董小刚原是一名钢铁工人。因为思念家乡,他回到老家创办农场, 规模化种植南非珍稀瓜果,赢得了市场。
四处闯荡 钢铁工人决定回乡创业
1998年,董小刚背着行囊走出了村子,他考上了大学,他离梦想越来越近。
“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就意味端上了‘铁饭碗’,有了大好的前途。”董小刚说,他大学就读的是金属压力加工。毕业后,他在辽宁省一家钢铁公司从事钢筋生产工作,成了一名钢铁工人。
“工作中我很细心,且不断向老师傅请教,所以业务水平提高很快。”董小刚说,因为工作出色,他成为了公司的培养对象,继而从事管理工作。
由于薪资待遇与气候等方面原因,董小刚最终放弃了“铁饭碗”,离开了辽宁。“辞职后,我先后去了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追求梦想。”董小刚说,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却常常思念家乡,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但为了生计,他一直在外四处闯荡。
“我没有见到奶奶最后一面,这深深地触动了我。”董小刚说,直到奶奶去世,才让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最终选择回乡创业。
创办农场 种植南非瓜果
8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董小刚的农场,看到像海参的火参果、随吃随砍的砍瓜、像香肠的“香如蜜”甜瓜等珍稀瓜果挂满枝头,农场里生机盎然。身材瘦小的董小刚一边查看瓜果生长情况,一边记录。
“香如蜜甜瓜、火参果这些品种都是从南非引进的,目前在南充的市场上比较少见,只有一些网络购物平台在销售,价格很可观。”董小刚站在挂满瓜果的农场里,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香如蜜”甜瓜、火参果、砍瓜、蛇瓜等。
董小刚的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但当初他把回家创业的想法告知父母时,却遭到了家人严厉反对。然而,这并未动摇董小刚的决定,他毅然背着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后,董小刚接手了亲戚养的37只兔子,经过一段时间喂养,兔子发展到几百只,但随后又大面积死亡。接着他又养殖鸡、山羊等,但都失败了。
董小刚告诉记者,2017年,他发现种植珍稀瓜果很有前景,于是便在网上查询资料,试着买回种子栽培,但没有掌握技术,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失败后的董小刚开始总结经验。他说,南非南充两地气候有很大差异,必须要采取措施才能达到瓜果生长条件。于是他在网上搜集资料,向专家请教,最终成功掌握了栽培技术。
“这些珍稀瓜果价格高,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下一步准备进驻超市销售。”董小刚说,随后他将带动周边群众大规模种植珍稀瓜果,带领大家共同增收致富。
常州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重大项目提质增效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到东营市开展放射诊疗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工作
鹤壁市邮政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小偷大摇大摆进派出所接受纠纷调解 民警确认过眼神将其抓获
江苏省(苏州)博士后创投中心理事会成立
像海参,像木棍… 钢铁工人南充种南非珍稀瓜果
淄博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最美周口人】6岁女娃跌入坑塘 男子不会游泳跳水施救
【凡人小事】“读书人”杨智云: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消防官兵增援惠东 解救受困群众82人
我市隆重举行升旗仪式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军分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现代快报》头版封面+4个整版夸咱大宿迁了!无愧文明之城最美风景
蕉城:齐抓共管提升小金溪水质
太平镇镇开展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活动
【走进三江源】为了高原那抹绿色 他们像养娃娃一样种树
本周多雷雨 最高气温36℃
云岩区举行2018年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培训会
于世军主持召开集贤县委十五届第八次常委办公会议
开学季你的眼镜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