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精心守护 绿色发展


靖安县罗湾乡白云茶场。鲍赣生摄
靖安风貌。资料图片
靖安风貌。资料图片
靖安风貌。资料图片
  森林覆盖率达84.1%、素有“天然氧吧”美誉、县界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三类以上……坐拥好山好水的江西靖安县,被称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心”。
  好山好水倘若不被精心守护,将会被污水垃圾蒙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靖安县,不断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互促发展。
  河水有“河长”
  古树有“保姆”
  靖安县双溪镇北潦河,河水清澈流淌,河岸干净整洁。
  一大早,54岁的“认领河长”甘立林,穿着橘红色救生衣和高腰胶鞋,撑着竹篙、架着竹筏,在1.5公里责任河道里巡查清理,每天早晚各一次。忙了一早上,竹筏上的垃圾桶里,仅有几个塑料瓶。
  2015年9月,靖安县在江西率先启动“河长制”。老甘连续奋战三个多月,才将责任河道上成堆垃圾清理干净。“河道两边原来全是生活垃圾,有人把烂橘子直接倒河里,走过去臭得要捂鼻子。”老甘话头一转,现在人们不再随意往河里丢垃圾,垃圾越来越少,自己工作轻松了很多。
  老甘不是孤军奋战,靖安县已经形成乡镇河湖监管站、村级河长、组级巡查员三级管护网络,并为两条干流北潦河和北河的69条支流全部建立起“一河一档”,实施“一河一策”的个性化管护。今年,靖安县探索建立“河长认领制”,形成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政府逐步退出的工作机制,让社会力量发挥长效管护的作用。
  河里出问题,根子在岸上。靖安县开展河湖监管的同时,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力争“垃圾不落地”;实施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力争“污水不入河”;实施生态治理提升工程,力争“黄土不见天”;全面推行环保负面清单制度,确保“责任不落空”。
  “政府把附近几个养猪场给拆了,猪粪猪尿不再偷偷排到河里。”老甘说,现在河水再没有被类似的脏水污染过。
  马尾山林场大坪中心村村口,有棵560年树龄、8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古樟树,新绿吐翠、生机勃勃。“樟树里面有空心洞,木头含有油分,最怕起火把树烧了。”村民钟太红是这棵古樟树的“树保姆”,每天他都去看看这棵古樟,查看有没有往树上钉东西、剥树皮、折树枝的不文明行为,并且常常劝村民不要在樟树下抽烟、放鞭炮。
  靖安县林业局副局长胡庆国介绍,全县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2900多棵。全县创新古树名木管护机制,由为每棵古树名木确立的“树保姆”,负责日常巡护、宣传推介、复壮管护等工作。目前,靖安县为首批600多棵古树名木配备了300名“树保姆”,今年将确保所有古树名木都有“树保姆”管护。
  生态变好了
  村民变富了
  排排楼房粉墙黛瓦,沥青道路连接各家,溪水潺潺穿村而过……走进水口乡青山熊家村,整洁的村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改水改厕、修路刷墙等秀美乡村建设项目,让昔日破败村庄重焕生机。这新风新貌如何保持?青山熊家村创新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拿去卖,有毒有害定点收,日常垃圾分类放。”村里每栋房屋前摆放了垃圾桶,垃圾桶分为“可腐烂”“不可腐烂”两种。对于餐厨垃圾、蔬菜瓜果垃圾、蛋壳、畜禽内脏等可腐烂垃圾,青山熊家村建设起“阳光堆肥房”,将可腐烂垃圾集中发酵分解,变成绿色有机肥料。
  回收废旧大号电池0.5元/只、小号电池0.2元/只、荧光灯管0.5元/支……村里专门设立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兑换点,村民将该类垃圾兑换为票券,到村里超市换购等价物品。目前,村民们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村里干净整洁的风貌保持良好。
  高湖镇古楠村合作社的有机水稻基地里,成片的红花草绽放着朵朵小花。基地负责人钟英华颇为自豪,“红花草作基肥,稻田养鸭除草,太阳能灯杀虫,亩施有机肥200斤。”有机水稻亩产约400斤,虽然价格高达每斤8.8元,是普通大米的三至四倍,但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古楠村全村52户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多亩。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合作社种植的水稻、板栗、杨梅先后通过国家绿色、有机认证。该合作社投入20多万元,在种植养殖基地安装远程监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去年该合作社农产品收入达200万元,每户平均分红4200多元。
  靖安县把全域有机农业作为金字招牌来培育,目前已有6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证面积16.7万亩,被评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坐拥好山水
  孕育高价值
  单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指标看,靖安是个经济小县。
  10年前,靖安县立足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弱的实际情况,提出“生态立县”,拒绝引进落户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去年靖安县编制的本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的限制类产业共涉及国民经济6门类24大类。
  全县11个乡镇全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初步构建起全域有机农业、绿色低碳工业、全域生态旅游的产业体系,从绿色新经济角度看,靖安是生态经济大县。
  干了一辈子工业企业的邓斌,退休两三年后,却重新出山发展起生态旅游。依山傍水的象湖湾生态园已投资6000多万元,开发田园采摘、水上乐园、户外爬山等项目,还将继续投入数千万完善该小型田园综合体的功能。
  “到水口村投资,就是看中这清清的水库和青翠的山林,有好山好水就不怕没人来。”邓斌对投资充满信心,去年10月开始营业,3个月营业收入300万元,今年每个周末游客都是爆满。
  “好山好水好空气,成为了靖安发展新经济的最大卖点。”靖安县县长严旭辉感触颇深,近年来到靖安县投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长周期项目的社会资本纷至沓来,就是认可靖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期的经济价值。如今,宝峰禅意养生园、高湖百香谷等16个亿元以上的生态项目已落户靖安。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1日 07 版)

临海港航“三个强化”确保水路运输安全稳定
苍溪县多措并举助力贫困户增收
今年山东省524217人考入大学 本科录取272078人
千华网盘点2017十大国际事件
广元旺苍: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江西靖安:精心守护 绿色发展
聚焦全国两会|刘强东:运用新科技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民众镇锦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1-02、D2-02局部地块建筑高度调整的批复
2018年度公租房分配摇号举行
漯河市消费者协会2017年度十大投诉典型案例
上半年我市食品相关产品抽查全部合格
武进区:省大气管控组现场督查常州武进区大气管控情况
淮北煤化工基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我市上半年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市国税局多措并举 确保税收政策落到企业
经开区: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8.5%
真够奇葩!女子称家中被盗,警察却从几条鱼看出真相……
你可以输,但心气不能丢
台州“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幕
越秀政务服务中心周六也可办业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