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擅自给孩子改名 前夫将其告上法庭 法官怎么说?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董小芳 通讯员 陈文铮)离婚后,前妻擅自给孩子改名,前夫一怒之下将前妻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恢复孩子原来的名字。余姚法院经过审理判决驳回前夫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上诉,日前,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
2011年,赵某和王某生下一女,取名小帆。孩子出生后5个月,赵某和王某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真正地成为了“一家人”。孩子渐渐长大,当小帆上幼儿园时,赵某和王某对孩子的名字不太满意,夫妻俩挑来拣去,最终给女儿改名叫“小熙”。
一家三口的圆满生活到2015年戛然而止。当年3月4日,赵某和王某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并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在离婚协议中,赵某和王某约定“婚生女儿小熙监护权归父亲赵某,在女儿10周岁前与母亲共同生活,10周岁后与父亲共同生活”。
双方离婚后,赵某发现王某以各种借口和手段阻止他探望女儿,以至于女儿现在就读的学校、居住地等基本情况,他一概不知。前段时间,赵某突然得知小熙的姓名被前妻给改了,随了前妻的姓,现在叫小瑜。这个消息让他十分生气,认为前妻再婚给女儿改名,就是故意切断他和女儿之间的联系。一气之下,赵某将前妻告上法庭,要求法庭主持公道,将女儿的名字改回来。
王某在法庭答辩称,她将女儿的名字更改为自己的姓,是因为原告拒绝申报女儿户口。而且,她并未将女儿的姓氏更改成他人姓氏,符合法律规定。
法院审理认为,自然人享有姓名权,自然人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对于无行为能力子女的姓名权,由其法定监护人协商决定。
本案中原、被告的婚生女儿先后使用过“小帆”“小熙”“小瑜”多个姓名,其中“小瑜”是向公安机关进行户口初始登记的正式姓名。鉴于原告提出要求恢复的姓名“小熙”未经公安机关登记,而“小瑜”作为公安机关户口登记姓名并陪伴孩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日常生活及学习均以“小瑜”为姓名使用,再变更姓名并不利于其生活和学习。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是处理涉及未成年人问题所应遵循的基本考量,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小瑜也不用改名。

绵阳市党政代表团来丽考察胡海峰陪同考察
大亚湾首个民革党员之家揭牌
“人生浸润书香 教育充满智慧” ——九江市湖滨幼儿园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秦煦到颍上县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火龙果原创|快来为大美重庆点睛
前妻擅自给孩子改名 前夫将其告上法庭 法官怎么说?
攻略来了:春节四川高速9大堵点如何防堵?
我市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亿 同比增长10.8%
全市部署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战
我县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
【学习体会】胡春平:作风要养 善作善成
市宣讲小分队赴湄职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保留“最终解释权”,违法!警告+20000元,认罚!
传承百年文化艺术展现今日美好生活——雨城区晏场镇高台文化艺术节侧记
唱响“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主旋律
银行保安凌晨看监控“逮”到离家小男孩
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城乡提升 美美与共——新前全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韩国方面说访朝特使团与金正恩进行会谈
我市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在全省推广
店主志愿者民警接力寻找 1小时将遗失钱包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