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伴随着三下乡而来的,不仅是给农民新品种的农产品种子、技术,也不仅是给一些偏远、贫困的农民解除病痛折磨,更让基层的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和农民们,感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看到了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有了更多奋斗的希望。
三下乡成为基层民众接触前言科技的最直接载体。在各地三下乡的活动现场,3d打印、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太阳能发电……这些平时只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新技术,不仅让包括农民在内的基层民众大开眼界,也让他们对能产生这些技术的国家产生更多的自豪。在三下乡现场,曾经听过不少现场看过新技术的农民感叹,国家能造出这些新玩意,真了不起。有不少现场观看过新技术的农民,更坚定了让自己孩子多读书的信念。
三下乡还是脱贫攻坚的直接展示地。在三下乡活动现场,不少跟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农民围观的主阵地。新的畜牧产品,能不能适合当地养殖?种植的水果何时剪枝、施药?哪些能挣钱的项目适合当地推广?这些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知道的问题,都是他们参加三下乡的原动力。所幸的是,这些问题每次都能从三下乡中找到一些答案。一些基层干部更是站得高看得远,千方百计跟相关项目负责人联系,为当地发展产业问东问西。
实际上,三下乡活动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从最初的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到现在,三下乡的内涵已经扩展到跟农民、跟基层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农业种植,到畜牧业养殖;从文艺表演,到活跃乡村文化;从简单看病问诊,到培训基层文化、科技、卫生技术骨干……三下乡已经从最初的简单给乡村、基层输血,到现在为乡村、基层造血,让乡村“活”起来。
经过这些年发展,中国的乡村和基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的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早已经不是20多年前三下乡刚开始的样子。不少农民的低矮棚户,已经被青砖红瓦的小楼代替,泥泞的活动场地已经变成硬化后的公共场所,各种健身器材也让农民享受到跟城市里没有差别的服务,基层的卫生院也引入了b超检测等设备,基层农民享受的各种服务,正在慢慢跟城市看齐。
物质的快速发展,也让农民的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简单的放映一场电影,搞一个文艺活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不少农民希望,三下乡能不能变成“长下乡”、“常驻乡”,让他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最新奇的科技、最时尚的文化、最好的医疗服务。而这,也正是各级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
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赴商调研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情况
我市召开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题汇报会
交警风采
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将于今日举行
马站镇:设立扶贫特岗为“三无”人员“保驾护航”
三下乡带给基层哪些变化?
鼓楼区人民法院2017年执行工作纪实执行为民 执法为公 维护公平正义
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便民新举
千余瓷杯扎成“中国龙” 灯彩文旅·光部落闪耀文博会
小学生担任“环球大使”
广东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江门总体上调约5%
印台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争当金牌“店小二”
梁志强率领住清省政协委员赴四川、云南学习考察
中医药健康城市慢病服务工作项目落户船营区
威海市工商局安全生产权责清单
对美关税"永久豁免"不抱希望 欧盟放眼澳新
桑植县审计局:清除白色垃圾 共建美好家园
【金乡县】我县召开莱河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
我市举行党纪法规知识竞赛总决赛
湖州职院全面启动2018年度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