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山林田地纠纷劝和邻里家庭矛盾宣恩黄坪有个“帮理郎”

黄坪村离椒园镇4公里,是宣恩规划的黄金梨基地。全村人口2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大村。村大了,邻里家庭矛盾、山林田地纠纷时有发生,以前,110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多次进村处理各种纠纷。
从2015年开始,村里自主成立了一个名为“帮理郎”村民调解组织,积极帮助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两年以来效果显著,村民的纠纷明显减少。
调解邻里家庭矛盾。
从“帮你忙”到“帮理郎”
2015年,黄坪村2组村民熊寿芳家需要翻修自家刚买的房子,但新邻居熊福保认为熊寿芳家侵占了自己的地块,提出要重新划定房屋界线。由于熊寿芳是购买的别人家的房子,且原房主与熊福保家划界的年代久远,手里没有原始字据,两家由此起了矛盾。
就在两家僵持不下时,村里刚成立的矛盾调解组织“帮你忙”主动上门进行调解。该组织的带头人和组织者是村里刚退休的老支书张成文,老支书找到了当年地界分割的办理人以及原始的记录。经过几次调解,熊寿芳家最终得以翻修房屋,两家的矛盾也得以化解。
1947年出生的张成文,今年已经70岁,在黄坪村做了多年支书,威望很高。2015年退休以后,张成文看到村里的事情多,而当时村里的干部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在2015年3月联和村里的治安主任唐德政、村委会副主任黄金忠、村书记姚元翔,成立了村民矛盾调解组织,取名为“帮你忙”,义务调解村民矛盾。
“如果老百姓的矛盾不能及时调解,就有可能小事变大,激化矛盾,所以我们就成立了这个义务调解组织。”张成文向记者介绍成立这个组织的初衷。
在成立当年,该组织全年参与调解村民矛盾12件,平均每月1件。在村里的年度报告递交到镇上以后,镇里觉得“帮你忙”这个名字过于直白,建议改名为“帮理郎”,从此“帮你忙”就成为了“帮理郎”。
“其实,叫做‘帮理郎’,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我们‘帮理不帮亲’的初衷。”黄坪村村支书姚元翔说。
解决山林田地纠纷。
帮理不帮亲的“帮理郎”
黄坪村村民李莫宣与李莫现两兄弟本来毗邻而居,后来李莫现搬到了别的地方居住。因为李莫现家田地里的茶树长势太好,遮挡了到李莫宣家的公路,给李莫宣家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于是李莫宣就把挡路的茶树给砍了。这就激化了两兄弟的矛盾。
最后,两兄弟的矛盾扯到了“帮理郎”组织这里。经过现场查看,“帮理郎”最后做出调解:道路是公共场所,遮挡道路的茶树应该砍掉,因此李莫宣不用做任何的赔偿,最后劝解两兄弟化解矛盾。
“现在想来,要是别人的树挡了我家的路,我也会砍掉。当时是一时糊涂,多亏了他们的调解。”为一点小事跟自家兄弟扯皮,李莫现很后悔。
村民龚先明离婚多年后找了个对象,对象在他修房时寄给他两万元钱。因为龚先明嗜好打牌赌博,女方屡次劝诫没有效果,最终不同意交往了,但龚先明不愿退还两万元。
“帮理郎”的调解人员通过走访,发现龚先明确实有不良嗜好,于是多次上门对双方进行调解,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如果龚先明保证不再打牌赌博,女方同意继续交往;如果龚先明继续自己的不良嗜好,那么女方离开并且龚先明必须退还两万元。待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之后,已是深夜12点多。“帮理郎”调解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并没有因为龚先明是村里人而偏袒他。
“帮理郎”调解矛盾时,他们会先向双方了解基本情况,再走访周围的邻居,得到第三方的证据和说法。如果涉及到山地田林划界等问题,他们会找到当年的经办人或在村里的资料里找到原始凭证,在多方收集而证据不足时,就会现场进行测量,精确划定界线。
村民黄峰和吴付云的山界之争就是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吴付云转让一块林地给别人,但是黄峰认为被转让的林地属于自己。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帮理郎”的调解人员出马,先后调解3次而无果。最后只得现场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林地与当初分地划界时出现了20米的误差,于是断定吴付云转让的是黄峰的林地,最后吴付云将所有转让款项退给了黄峰。
正确的处事方式,使得“帮理郎”组织的人员越来越多。到现在,该组织的人员已经达到了9人,年龄最大的张成文70岁,年龄最小的只有20多岁,村里34岁的扶贫专干黄再茂也是“帮理郎”的成员。
“以前我处理问题,可能上去就是一顿吼,比较冲动。但是这样,村民根本就不听。现在跟着老支书学到了好些方法,管用多了。”黄再茂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远比解决问题本身重要。现在的黄再茂已经能够独自调解村民矛盾,且效果良好。
村民自治让复杂事情简单化
今年上半年,政府决定对路面已经严重损坏且宽度严重不够的黄坪村公路进行维修,但是道路施工会涉及占田占地,村书记姚元翔有些担心事情办不好,因为其他地方因村民不配合和导致道路多年无法修好的事例很多。
但是,在“帮理郎”的协调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村里长5.5公里、宽7.1米的公路就已经开工建设,就连施工方都感叹,原本可能需要半年或者更久时间敲定的事情,不到两个月就搞定,很让人意外。
在姚元翔看来,“帮理郎”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工作如此有效,得益于“帮理郎”的主要组织者在百姓中有威望,因为处事公平公正,威望进一步得到提高,所以处理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黄坪村有12个村小组、675户居民,人口有2000多人。这样一个大村,在管理方面肯定需要有独到的方式方法。“帮理郎”的成立,能够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管理中来,实现村民自治。基层调解组织能够将村民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小事扩大化。
在2015年以前,村民的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都是由110或司法机关来处理。但是在这两年里,司法机关只来过村里两次。“帮理郎”在2015年全年调解处理了12起纠纷,最多一天要处理3起,而今年到现在只处理了4起矛盾。
“有些小事村民不需要我们出面自己就解决了,还有一些是村民自己觉悟提高了,不想发生矛盾,矛盾还没产生就消灭了。”张成文这样总结村民矛盾减少的原因。
现在,该村在原有黄金梨基地的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17年,该村被椒园镇评为“出彩乡村”。

通城隽水镇助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建起“连心桥”
学习消防知识 丰富假期生活
我市爱国卫生月暨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
填志愿必看!2018江苏高考文理科逐分段公布,你在哪个位置?
不动产导服自动化办公软件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调解山林田地纠纷劝和邻里家庭矛盾宣恩黄坪有个“帮理郎”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 军分区机关干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018生物医药高峰论坛在新举行
海外高层次人才可获最长5年居留许可
市经信委助推淮海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
许庄社区开展 “清风党建 清新学风”活动
上官吉庆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建议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不断提升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水平
南海口岸首次联合执法检查,船舶留港时间大幅减少
上海植物园派代表参加2017园艺疗法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
南湖区试点保安员证“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碗福州舌尖马尾”美食嘉年华启动
我市启动开展“清廉文化进村居系列活动”
茂名启动2019年普通高校入学考试“三侨生”申办工作
我市住房公积金主要指标再创新高
江干区2018新移交绿地养护 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