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林业厅木本油料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的地理标识图上增加了一个地市———铜川。促成这一转变的是铜川的两位返乡小青年,一位是80后康小平,另一位是90后李晓鹏。两人的共同特点是:起先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后来都成了年收入50多万元的老板,再后来都看到了国家支持发展木本油料的大好前景,于是两人都回到了家乡印台区红土镇,合伙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使其成为印台区以及全市带动村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亮点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红土镇太和寺村川道,从西到东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牡丹种植基地集中连片,望不到头。李晓鹏介绍说,今年春、夏雨水多,牡丹长势很好,为后期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据李晓鹏介绍,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一年种植,3年后可连续30年以上收获。牡丹籽油营养丰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价格昂贵,是植物油中的珍品。花蕊、花瓣是高级化妆品原料。所以种植油用牡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进入5年盛果期的地块,每亩年产值可达1.2万元。
从国家层面看,2013年,油用牡丹项目被列为国家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产业大发展,大力提高健康优质食用油供给。2014年开始,陕西省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形式大力推动该产业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力争到2020年全省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康小平和李晓鹏出门在外有见识,看到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潜力。2015年两人回乡准备种植油用牡丹。他们到山东菏泽、河南等地多次考察后,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农园油用牡丹合作社,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一起致富。因为种植油用牡丹是个新事物,两人开始动员大家种植时,没有人响应。为了让大家了解项目真实情况,他们带领贫困户专门参加杨凌农高会,咨询专家,了解相关知识和市场。几个贫困户因此打开了眼界,2016年便开始跟着富农园油用牡丹合作社种植油用牡丹,现在太和寺村33户贫困户全部参与进来。贫困户康平安说,和以前种植玉米相比,他家今年收入已经翻番。看到油用牡丹的发展前景,康平安等几家贫困户今年主动扩大种植规模,最多的已经发展到60多亩。
富农园油用牡丹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500亩,自己育苗,自己种植。其中油用牡丹栽植1000余亩,育苗300余亩,种植观赏牡丹110余亩。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实现与群众利益共享和利益最大化。目前,牡丹苗销售范围涵盖铜川周边以及山东、四川、甘肃以及省内榆林、延安、西安等地,客户种植规模3000余亩。
康小平介绍说:“今年是基地种植牡丹的第3年,大概有三成牡丹结籽,亩产大概50公斤,按照一公斤20元来算,每亩地今年大概有1000元的收入。明年结籽牡丹能达到五成,后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籽400公斤,加上花蕊和花瓣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康小平和李晓鹏回乡后除了发展牡丹产业,还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他们捐资助学、关心贫困群众,两年来,在周转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捐款4000余元。今年,年轻有为的康小平被推选为太和寺村村支书,他将肩负更重的责任带领群众致富。
谈及接下来的发展,康小平说:“今年,努力在周边再推广种植5000亩。关于深加工问题,我们正积极与有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建榨油厂,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只要你有理想、有胆识、肯干事,机会随时都有。康小平和李晓鹏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一样不负青春,干出了一番事业。(文/冯洁 王艳)
戴见明深入蓬溪县贫困村现场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市卫生计生委举办全市卫生监督员培训班
寻甸县倘甸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王志峰参加稷山 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大会
常德朗州高级中学:呕心沥血育新苗,科技大赛结硕果
两位返乡小青年 让铜川进入陕西木本油料种植重要基地圈
多方联合净化道路环境
【脱贫攻坚】全州:稻田生态鱼 拓宽脱贫路
这个夏天有多热,彭泽这条道路告诉你……注意绕行!
龙岩市颁发首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广元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公示
国网莱芜供电公司:服务蒜农到地头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朱锡昂:八桂先驱 芳流千古
乐亭县碧海浴场景区开展水上应急救援演练
五棵行道树惨遭砍伐 城管开出三万元罚单
全力兜住底线 加快高质量发展
桂阳:紧急调度保障全县电力稳定供应
省政府口岸办主任杨中万一行来湘潭综保区调研
方便市民出行 交通部门更新改造189处公交电子站牌
临邑:“一把手”述责述廉辣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