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先锋村小学,戒毒民警送去的法治书籍让返校的孩子们着了迷。开学季,四川省有关方面要求做好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法治教育第一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如四川等地的安排部署一样,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学季前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实践告诉我们,普法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如果能够从娃娃抓起,必将事半功倍。
当前,法治进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在各地并非新鲜事。但从眼下看,一种现象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这类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十分强烈。出现这些情况,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最根本的还是一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这也证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部署“法律进校园”活动很有必要。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地方既抓住了普法工作的主要矛盾,也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坚持以培养法律意识和养成守法习惯为重点,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防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从总体看,法律进校园活动在各地已经开展多年,但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这样的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时断时续,最后难以取得普法宣传的实效。究其原因,一些进校园活动多是以讲座、报告、宣传标语的形式呈现,往往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未成年人,引起他们的关注。
其实,并非校外的法律工作者或是学校老师不用心,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互动工作机制和专业的校园法治工作者。通俗地说,我们还缺少一批既专法律又懂青少年教育的人才队伍。如果说,我们以构建固定、常设的法治课程为导向,培育、引进一批这样的法治教育专业工作者,必将有效提升校园普法工作的效果。
期待校外法律工作者和学校老师共同配合,深入研究一批学生看得懂、听得懂的法治教育模式。形式不仅仅拘泥于讲座、报告、标语,还可以尝试知识竞赛、案例话剧表演、法庭模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教形式。法律进校园活动,就是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法治的光芒照进孩子们的心田。
哈铁加开10余对中秋临客包括6对哈齐高铁和3对至北京方向动车组
私自涂改行驶证被拘留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8年度第一、第二批新增占补平衡等指标计划的通知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召开
轨道项目拿到芜湖首张1.8G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
光明日报:法治教育进学校不能流于形式
市司法局召开2018年社区矫正工作会议
中山门大街7月启动整治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护航妇幼健康
上海科技馆“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全新上线
月租500元拎包入住 合肥高新区1312套公租房今开始配租
爱心成就梦想:母亲瘫痪在床“阳光男孩”一夜长大
井研: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美丽发展!市委副书记田文来研调研
首场聚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高新区基层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述职
暖心!秀洲将打造10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特色示范点
哈城投两家子公司“挂牌”征集新股东哈城投集团引进国际知名咨询团队进行技术辅导设计混改方案
洪泽区积极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峄城区2018年高考监考员培训会议在区实验小学举行
东兴区“红盾春雷行动2018”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