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武:带领乡亲喜圆食用菌致富梦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刚)初夏时节,走进洋县溢水镇岭底村建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一袋袋刚刚刺孔的木耳菌种整齐有序地挂满室内,一朵朵黑色的木耳长满吊袋……
今年50多岁的刘建武,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是这里的“土专家”“小明星”。早在2005年,一位来自湖北省遂州市的技术专家在岭底村搞椴木木耳种植,他便看在眼里,放在了心上,一边学习,一边开启了他的食用菌之梦。可由于未掌握关键技术,赔了个精光。随后又着手袋料木耳栽培,先期自己不会制菌种,只能靠买菌种进行试种,结果再次失败告终。“这时许多人对我的产业发展思路产生了怀疑,连家里人也觉得我是无事可干、瞎折腾。”刘建武说。在亲朋好友的督促下,无奈他只好到陕北务工,给人家开叉车,但刘建武始终没有放弃他的食用菌梦。
2014年,他不顾身边人反对,毅然从陕北返回家乡,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承包10亩土地,再次点燃了吊带食用菌产业梦。为了寻求技术,他揣上务工挣的3000元钱去东北到处求教,利用近四个月时间,走遍了黑龙江省的遂阳、七台河等地的大部分村庄学习取经。回家后,刘建武从培育食用菌种入手,从做5、6万袋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目前已发展到20多万袋。2015年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培育,刘建武的菌种开始翻越秦岭销往商洛市山阳县,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
“产业发展起来了,不能看着乡亲们无门路啊!我得想办法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干,早点过上好生活。”刘建武说。去年,他独自投入资金60多万元,办起了洋县建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菌种厂生产规模,让更多贫困户村民依托他的菌种发展产业,尽快脱贫致富。仅去年一年,刘建武就将自己生产的26万袋食用菌种中的20万袋以成本价销售给岭底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并坚持定期到村上的食用菌基地为村民们指导袋料刺孔、挂袋、催芽、浇水等技术,还主动为全村31户贫困户托管木耳12万袋,并吸纳10余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
“前几天3个棚采摘干木耳400斤,根据目前长势,今年收获商品木耳可达3000公斤左右,依照市场行情,可创造经济收入18万元,预计最低可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刘建武说。如今,他生产的木耳菌种不仅在本村销售,还带动了溢水镇的后坝河村、西河村等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发展。村民纷纷搭建大棚,修建基地,发展袋料食用菌。

市政府咨询 宗承敏
市农业局深入帮扶村开展春节慰问贫困户活动
大英县全力提升12345热线办理效能
落实河长年度任务 常州市持续推进河道治理
【津云微视】“集中供暖要水儿的” 刘奶奶的愿望得到双重承诺
刘建武:带领乡亲喜圆食用菌致富梦
北京地铁13号线一名乘客进入轨道 已被抬上站台
盐城市民政局严把“三关” 确保低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南京市与中科院大学共建国科大南京学院
石门县罗坪乡中心学校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
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扩大)会议
海丰街道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坚持“三个导向” 提升“三个落实力”
我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再添新兵
民警找到流浪21年的男子 父母见面不敢认
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项目全线完工
延安市区部分旅游景区门票9月起下调
坚持“四项”普查 推动统计工作体制改革
苏南沿江铁路跨苏州段防洪评价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走访企业调研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