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朱升起的幸福年账

大年初一,阳光笼罩下的皖北乡村,美景如画。
在萧县白土镇白土村,一栋栋民居青砖黛瓦,过年气息浓郁。贫困户朱升起家门前高悬大红灯笼,喜迎狗年春节,表现喜悦的心情。
朱升起家新年第一顿饭很丰富,吃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香、都开心、都有味。“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过日子的劲头更足了。”70岁的朱升起感叹,“冰箱里吃的都填满了,家里现在啥都不缺。多亏党的好政策,我这顶‘贫困户’的帽子终于摘掉了,今年过上了幸福年。”
“以前家里穷,没有钱,过年啥都买不起,总感觉亏欠孩子们很多。”说起以前的苦日子,朱升起直摇头。他年轻时在一次民兵实弹演习中,被手榴弹片击伤喉部,多年来,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体弱多病,家庭收入低,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
2016年11月,朱升起利用政府帮扶资金买了5只波尔山羊,精心饲养。“现在家里有11只羊,年前卖了6只,赚了六七千块钱呢!”朱升起笑着说。养羊尝到了甜头,他又开始盘算起玉米酿酒的计划。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女儿婆家在陕西省镇安县,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婆家制酿的玉米酒,还向他多次介绍独特的酿制工艺,于是他萌发了酿制玉米酒销售的念头。
朱升起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女儿教他酿酒技术,老伴和他一起筹措资金,亲戚朋友也帮着购买设备。2017年1月初,家庭创业计划正式启动。“一开始,出的酒少,口味也不行,但有一家人的支持,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研究每一道工序,精心测算冷却塔温度,用心把握蒸馏火候……”说起创业的艰难,朱升起有点激动。
多次尝试后,朱升起熟练掌握了酿制工艺,“现在是一天两锅,每锅出酒20-30公斤,都是原浆,在家主要是零售,徐州、上海的客户我们就通过快递寄过去。原浆无任何添加剂,不少人买回去泡药酒,因为以前我们村属于皇藏区,所以就叫它‘皇藏玉酒’。”朱升起仔细介绍着自家酒厂的情况,“一会就出酒,咱们都尝尝!”在朱升起的酒坊操作间,锅炉、冷却塔、过滤器、净水机等工具摆放有序。
如今,朱升起的酒厂年产“皇藏玉酒”5000余斤,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走出了一条脱贫之路。“虽不是党员,但我有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觉悟,今后我希望带着乡亲们一同致富。”最近,朱升起已和村里协商,租块土地准备建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为周边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门。谈起未来的打算,朱升起心里美滋滋的。
记者驻足于白土村,也沉浸在灶头飘香的浓浓年味中。在朱升起家的院子里,晾着刚刚晒好的腊肉、鸡、鱼。“现在家庭收入非常稳定、生活有保障,往后的日子有奔头了。”朱升起告诉记者,这两年,不仅他家里变化大,整个白土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住上了“小洋房”,村里通了自来水,乡村道路四通八达,老百姓的年终盘算账单一年比一年高。 记者 刘晓琼

全省12315受理来电共23万余件 投诉量增长109%
我市再添省级物流中心项目
绵阳城区一健身房老板"跑路",消费者数十万充值卡成"空头支票"
药监局检查不过关 会叫停药品进口
青田县完成千峡湖区域空气站建设
“贫困户”朱升起的幸福年账
庐陵新区红声社区开展庆“六一”活动 读一封家书 品一份情怀
韩城用心为残疾人谋幸福
武宁县第九片区责任单位联合居民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安庆市教体局赴太湖走访慰问驻村干部
中央扫黑除恶第8督导组组长到 省公安厅看望慰问扫黑办工作人员
曹立军在市政府工作调度会上强调:全力确保“双过半”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嘉善县委书记许晴带队赴基层调研安全生产工作
蹲墙角吃面照走红的十堰民警:30岁从警9年 也曾是一枚小鲜肉
拒绝“脏乱差”还原“市井气” 葑门横街换新颜
漳州台商投资区召开“三合一”场所整治推进会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大田:“头雁沙龙”掀头脑风暴
市经开区多管齐下打好蓝天保卫战
番禺区举行来穗人员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宣讲会
龙湖区社区群众春晚在阳光海岸社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