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阵阵,掌声连连。一片叫好声中,两条“巨龙”腾空而出,在舞龙人的带动下,它们抬龙头、摇龙身、摆龙尾,时而腾飞跳跃、时而翻滚盘旋,开场节目双龙舞《双龙迎春喜事多》演活了龙的精气神韵,点燃了比赛现场的热情……2月24日下午,滁州市第七届“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在市农歌会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个县(市、区)的花灯队带来了16个节目,他们拿出绝活,展现风采,在初春时节与滁州市民赴一场春天的约会,为滁州增添了浓浓年味。
“我已经连续看了5年了,每年不看场花灯,就觉得过年少了点什么,开始是我一个人来看,现在已经带孙子来看喽!”市民王翠莲趁节目空档乐呵呵地说完,又赶紧欣赏起接下来的演出。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节奏明快的民间打击乐《回民锣鼓闹新春》,将龙狮竞舞与中国武术相结合的武术花灯《少年强则中国强》,融入手狮舞、老汉推车、高跷等多个表演形式,由老、中、青三代传承者共同参与的花灯串烧《又是一个太平年》……风格各异、形式新颖的节目让观众眼花缭乱,已经72岁的明光市张八岭镇代表队表演者廉志祥格外自豪,“今年我们带来的节目是狮子舞《雄狮起舞贺新春》,狮子在传统的翻腾、扑跌等表演技巧上还创新地增加了蹿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主要是想增加节目精彩度。”他表示,自己从12岁开始就表演狮子舞,已经整整表演60年了,今天的演出一共19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年龄最大的快满80岁了,大家都想把当地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演出现场内是热火朝天的精彩节目,现场外也有不少市民驻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架前,仔细了解全市非遗项目等情况。原来,今年的花灯大赛是全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花灯大赛中多个节目系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彰显本市地域文化个性而精心打造的民间艺术品牌,已经承担起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责任。
目前,我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88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2项;代表性传承人266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1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1个,省级教育基地2个。正月初九到二月初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包含花灯大赛在内的多项展示展演展销展览活动,将凝聚多方力量,延续滁州文脉,讲述滁州故事,彰显滁州魅力。
图为大赛现场的旱船表演和舞龙表演。 记者李晓村摄
市政设施迎来维修季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从新年贺词读习近平民本情怀
市领导带队开展桂坑水巡河调研工作
男子被查酒后驾车竟称是昨夜喝了一杯啤酒
李鸿忠:加强警务信息化建设 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
我和花灯有个“约会”
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
银川市目前已探明3条地震活动断层
小学生制作贺卡和鲜花
黄圃镇举行“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启动仪式暨高空坠落救援应急演练
长宁区新泾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公益创投签约活动
新会双水镇岭头村举行蕉树龙活动
踩冰面闪了腰 八旬老太骨折入院
文星老街独具风格的文化艺术:那些抹不去的记忆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洛举行
济宁市慈善超市网络项目荣获第六届山东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桦甸市开展全市市直机关干部2018年秋季爱国卫生集中整治义务劳动日活动
珠海税务部门全力以赴确保个税改革过渡期平稳推进 让税改大礼包落到每一位纳税人手中
国庆黄金周 宿城7家重点流通企业销售额破亿
我国保险业推出保单统一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