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一季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农业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预计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3.4%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左右。总体表现为“四稳、三好、三加大”特点。
一、形势特点
“四稳”: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行情稳定、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民增收形势稳定
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全省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5274.9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5.6万亩,减少0.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09.3万亩,增长1.4%。牲畜出栏全面增加,猪、牛、羊分别增长0.2%、0.2%、1.0%;活家禽、兔分别增长0.3%、0.4%;肉、蛋产量分别增长0.5%、0.6%。林业总产值485亿元,增长10%。水产品产量40万吨左右,渔业增加值增长5.3%。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平稳向好,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99.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二是农产品价格行情稳定。上年农产品价格基数偏低,今年出现恢复性上涨。据监测,1、2月蔬菜价格地头批发价同比分别上涨31.3%、46.6%;茶叶鲜叶单芽160~200元/公斤,上涨10~14元/公斤;早春枇杷、冬春草莓、晚熟柑橘行情持续较好。牛羊肉价格连续8个月上涨,同比分别上涨3.5%、10%。活鸡、鸡蛋价格同比高8%~12%。大宗水产品综合出塘价同比上涨4.6%。
三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90.2万人,同比增长0.28%。其中,省内转移1350万人、同比增长0.27%,省外输出1140.2万人、同比增加0.11%。实现劳务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0.39%。全省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2.2万人,新增返乡创办企业0.28万个,实现总产值15.5亿元,吸纳就业3.8万人,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有望保持8.5%左右的增速。
四是农民增收形势稳定。开年以来,全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新产业新新业态持续发展,扶贫攻坚力度持续加大,农业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农业生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持续加大,目前,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总面积2136.36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6.7%,农户每亩可以直接得到转让补贴400-2000元。在相关因素的带动下,一季度农民增收工作总体形势稳定,预计一季度我省农民收入3803元左右,同比增长9.1%。
“三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向好、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持续向好、农产品品牌和市场建设持续向好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向好。初步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0亿元,食品工业企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100亿元,增速均保持10%左右。产品供给充分产销稳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产销率约为98%。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饮料酒精制茶等支柱产业加工业均保持10%左右的快速增长。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持续向好。一季度,全省新认定第二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200家。各地积极开展以“踏青赏花”为主题的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增长24%,实现总收入预计达733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目前累计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46个(不含物流中心),镇(乡)电商综合服务站299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941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2%、69.9%、27.4%。
三是农产品品牌和市场建设持续向好。向社会公开推介了10个省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个四川省优质品牌农产品,举办了第八届全省农民合作社暨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中国宜宾早茶节等展会活动。攀枝花160吨早春蔬菜通过蓉欧快铁出口俄罗斯,为全国首列全程冷链物流蔬菜专列。
“三加大”:农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农业力度加大
一是农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下达农业专项资金283.25亿元(含中央补助资金208.87亿元),占预算资金总额的93.29%。争取农林水利中央预算内投资63.3亿元,其中农业项目10.6亿元,林业项目4.3亿元,水利项目48.4亿元。争取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50.3亿元,主要用于6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下达以工代赈资金1.8亿元,预计兑现劳务报酬超过1837万元。争取农村扶贫公路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6.3亿元,全部分解下达到凉山、甘孜两个特困地区,用于100个建制村通村硬化路建设。
二是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加大。各级财政计划安排22个扶贫专项计划资金765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87亿元,增长12.8%。其中,争取中央补助301亿元,省级安排288亿元。积极争取中央“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财政支持政策,2018-202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我省藏区和凉山州脱贫攻坚新增资金246.64亿元,占“三区三州”新增资金总量的23.5%。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农业力度加大。截至2月末,农发行省分行审批贷款69个,累计审批金额317.7亿元。省农行县域涉农贷款余额2062.9亿,较年初净增61.3亿;在县域以下农村地区设立“惠农通”服务点5万个,覆盖了95%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省信用联社农户贷款2935亿元,较年初增长112亿元,增速3.8%;今年以来,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6户,金额5.67亿元,有效带动4176户农户增收。
二、问题分析
(一)农资价格上涨与收购价格下行叠加。化肥、种子价格不同幅度上涨,特别是尿素、碳铵价格涨幅达到10%左右。同期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下调3元,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下调10元、10元和20元,是3年来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当前中美贸易战已经打响,中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加税实施贸易反制,必然引起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下一步要对农产品价格市场进行重点关注。
(二)养殖成本攀升和生猪价格回落并行。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攀升。生猪价格开年低位下探,据67个监测县生猪价格显示:目前,全省出栏生猪价为12.08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下跌5.17元/公斤,猪粮比价从1月的7.18:1回落到5.42:1(去年同期为8.52:1),3月中下旬开始养殖户出栏一头肥猪亏损25元—110元不等。
(三)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压力大。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自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平稳状常态后,农民收入增长也进入放缓之势,2015年增9.6%,2016年增9.3%,2017年增长7.5%,分别较2015年和2016年回落2.1和1.8个百分点,收入增速回落放缓态势明显。同时,部分建筑业、制造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深度调整,企业新增用工缺口收窄,加之我省农民工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仍然偏低,难以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高水平增收,农民工资收入由大幅增长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增幅逐步放缓。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调研系列讲话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各部署落地落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紧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推动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编制理念落地落实,启动开展县乡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
(二)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两区”划定工作,全年完成2000万亩、累计完成60%以上划定任务;支持58个县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国外优质猪种和四川特色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建设40个粮改饲示范区;推动水产健康养殖,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在8个县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
(三)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围绕抓项目投资、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加快培育食品饮料万亿产业,重点发展名优白酒、粮油食品和肉食品3个千亿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泡菜、复合调味品、名优茶、新型果蔬饮料和中药材5个百亿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示范企业和园区建设,开展集食品研发、检测、包装、物流、营销等集成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新增一批新品牌,做强一批老品牌,弘扬一批特色品牌,做强“川”字号,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农业项目落实落地。尽快下达中央、省级预算内农业投资,确保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加强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社会事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项目周边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各地开展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支持地方依托产业基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川落地。
(五)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按照2018年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的年度目标,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垃圾、污水和农村风貌整治为重点,明确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六)加快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总结推广全省新产业新业态助农增收示范县(区)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启动全省第三轮新产业新业态助农增收示范县(区)创建工作。
(七)着力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坚持实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把农民增收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拓展省内就业空间,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中的农民工分流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省际劳务合作,稳定省外劳务市场。探索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确保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90万人以上。进一步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深入实施“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和“民族地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坚持每个季度坚持召开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例会,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不同类区农民增收排位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增收工作不力的地方加大工作力度。
(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我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三增一免”政策,全面实施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4个支撑意见和年度专项实施方案,聚力推进住房、产业、就业、基础、教育、医疗、生态“七大攻坚行动”,持续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17条特殊支持政策。按季度打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坚持“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分月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年度目标逐项分解到县到村到户。

2018中国深海科考:“深海勇士”将开始试验性运行
专访遂宁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和平
林宝金李建辉分别调研论坛筹备工作并看望一线干部职工
邵阳市政协十二届十三次主席会议召开
国艺馆 打造陶琉名企名家聚集地
2018年一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崖城镇志》评审会举行
新进展!深中通道4月底就要动工了,2024年建成通车!
洪江市洗马乡人大代表畅通群众民意反映渠道
我区举办全区领导干部研讨班
食品快检监控网络全覆盖,翻新后敞亮干净像超市
多个重点工程将提前完工 济南各大片区建设步伐加快
党建引领促发展,务实重干谱新篇
永州市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戴南两家不锈钢厂被责令整改
今年首批“吴兴好人”发布 10名好人入驻“好人馆”
望江多举措确保高、中考期间公路安全畅通
美如仙境!一个深藏在滨湖花城观山湖的原生态公园
亮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集中签约20个文化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