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驱动:体育社团蓬勃发展


 
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机制,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是当前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市体育总会的大力指导下,苏州体育协会已经发展到295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增至350家,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供给渠道、服务内容、消费模式日益多元化。
198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苏州市分会成立,后更名为苏州市体育总会。经过发展,到2003年,苏州共有24个体育社团、10个俱乐部。此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社团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苏州市体育总会通过不断推进协会、俱乐部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建设,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打造草根体育“联赛模式”等改革举措,体育社团更加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体育协会295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50家,其中市属体育协会达到46家,体育俱乐部达到124家。苏州体育社团个人会员总数超过90万,数量居全省第一。
“长期以来,体育社团存在着整体力量薄弱、自我造血能力不强、专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发展受到制约。”苏州市体育局局长、苏州市体育总会主席周志芳介绍,近年,苏州紧跟体育改革潮流,针对性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体育社团不断成熟、壮大。苏州市体育总会以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市、县(区)、镇三级组织体系,向街道、企业进行延伸,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日益完善。在这一基础上,鼓励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发挥项目普及、活动组织、科学健身知识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育文化弘扬等多重作用。同时,全面开展等级评估工作,引导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2016年,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市本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部分公共体育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法定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这一新举措的出台,加快了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改革和创新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促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2016年购买项目47个,总金额达到518.32万元。今年,购买项目增至61个,包含赛事活动、培训保障、信息宣传等各个类别,购买金额也提高到747.72万元。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受益广泛,协会、俱乐部作为重要的承接主体,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加快了自身发展。
截至12月,今年苏州体育社会组织共开展活动3000余项。体育社会组织,日益成为苏州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力量。“今后将继续探索,努力在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改革上先行一步。”周志芳说,将继续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强化体育类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能力建设,鼓励协会、俱乐部多元化发展,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建设“健康苏州”贡献更大的力量。

怀化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陆续启动
车俊袁家军会见美国福特公司执行董事长
地质灾害科教纪录片将上映
区委书记杨国芳调度山前大道进展情况
援非医生黄建斌:用专业赢得 信任和友谊
改革驱动:体育社团蓬勃发展
防御台风"温比亚" 郑栅洁:不懈怠不麻痹 抓重点抓薄弱环节
常州打造两大特色平台 创新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加快项目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石柱:竹铃球产业助推文旅产业融合 加速康养发展
杨竹西路昨日完工
南京江宁5家石料厂 被责令整改搬迁
福州市国资委2018年全市国有企业法律顾问智库成员名单公示
井研县柑橘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招商比选会召开
连云港年内消除黑臭水体 3504个河长管全市河流
高考后都忙些啥?厚街学子活动丰富
青春筑梦 阳光成长
合江县猫石沟大桥预计年底建成通车
灌南积极推进鹏程路道路绿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