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体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升公园规划营建水平,丰富公园内涵,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宜旅度。图为小巧精致的成华公园
交子公园是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建设公园式社区的有效探索
前不久,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召开了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出决定,明确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到2020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在昨日召开的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成都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体,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听取了天府新区规划和我市新一轮总规修编的主要内容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这既是对天府新区推动高质量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也饱含了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殷切希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时代要求规划建设好天府成都,市委高起点谋划成立了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并委托联合国人居署、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深化对公园城市内涵、公园城市形态、绿色生态价值、消费场景、市民生活品质、城市品牌价值等重大课题的持续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总规用公园城市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并编制公园城市规划。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部署。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指示,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大历史观、体现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为民情怀,内涵极其丰富。公园城市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生产,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现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传承的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价值、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城市形态的美学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价值,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
前不久,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召开了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出决定,明确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到2020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
为推进美丽四川建设贡献力量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强调,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规模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实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我市坚持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引领城市发展,这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是成都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中发挥“主干”作用的重要方面,是推进绿色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探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
我市提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运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工作,将公园城市的重大要求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化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服务供给、高效能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价值,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贯彻山水林田湖城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位置,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总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统筹推进、久久为功,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坚持突出公园城市形态。用科学规划组织城市建设,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于国际门户枢纽、主体功能区布局、城市格局优化、特色镇(街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构筑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彰显城市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充分绽放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
夏日雨后,风过湖面吹起层层涟漪,葱翠欲滴的绿植跳动着晶莹的水珠,三两年轻人正沿着充满现代感的曲线慢行跑道“刷圈”……在位于成都高新南区的金融城,占地450亩、相当于42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交子公园,正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要求,探索“在社区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社区”,营造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目前,已开放的交子公园一期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成为周边社区市民休憩、娱乐、锻炼的好去处。交子公园是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建设公园式社区的有效探索。这座开放式的公园把成都金融城商务楼宇、高端居住与绿地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运动、娱乐、游览、艺术等多种都市功能。站在附近大楼高层上,除了能尽览公园和金融城全景外,还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远眺蜿蜒的锦江和连绵的龙泉山脉。而交子公园正是我市抓紧谋划抓紧启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和重点项目、用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实施的三大示范引领性工程之一。鹿溪智谷、交子公园、天府锦城三大示范引领性工程将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
围绕“人”“城”“境”“业”四个要素
成都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部署。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围绕人、城、境、业四个要素,成都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围绕服务“人”,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传承创新、古今一体、别样精彩的城市文态,引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延续城市文脉,统筹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构建“一环两轴四线六片”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留住反映和留存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的“乡愁”。大力发展天府文化,以城市公园体系和开敞空间为城市文化载体,构建城市文化标识体系,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社会包容。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营造绿色舒适的公园式社区,打造生态优质的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围绕建好“城”,构建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现代的城市形态。大力涵养自然生态格局,以全域生态资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本底,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描绘大尺度公园城市肌理,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总长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为骨架,串联五级绿化和各种公园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营造蜀风雅韵的城市风貌,强化城市天际线规划与管理,构建“三轴、四心、多片”整体景观格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和文化景观,打造光彩靓丽城市夜景体系。
围绕美化“境”,构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城市绿态。推进全域增绿,依托“两山”区域,建设世界品质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富集区,展现林秀俊美的山地风光。推进增花添彩,优化植物色彩布局,实施花园式特色街区、园林景观大道、市花市树增量提质等增花添彩工程,呈现花重锦官的锦绣胜景。打造精品林盘聚落体系,重塑川西田园景观,凸现茂林修竹的林盘景致。提升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系统,打造宜居水岸,重现水润天府的河湖景色,让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围绕提升“业”,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加快发展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生产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聚变。建设清洁高效的绿色资源体系,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创新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把乡村作为体现公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基底和最大载体,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顺应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与“三城三都”建设相结合,打造新业态、培育新场景、创造新消费。
与此同时,我市将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强化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培育专业化干部队伍,用高效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保驾护航。
加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高水平举办专业研讨会和城市论坛,建设公园城市专业智库;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标准,构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加强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加强对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建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整合职能建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形成系统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法治支撑。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通生态价值实现通道,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提升公园规划营建水平,遵循公园建设管理客观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社会参与,丰富公园内涵,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宜旅度。
本报记者 袁弘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体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被质疑是“毒鸡汤” 名著童书《爱心树》到底该怎么看
聊城警方破获三起寻衅滋事案
今日零时起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嫩江县工业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召开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会议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圆桌论坛举办,60余位嘉宾建言献策
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体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科技创新中心今日揭牌成立
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研学活动增知识
开学典礼上通篇飚文言文 “00后”工科新生火遍全国
我市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 舒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湖北人要穿短袖过年?除夕气温将飙升至20多度
奉化区规上工业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
市农业局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
开展支部共建推进党建工作与采购工作深度融合
拟设置医疗机构公示(绍兴市交通职业学校卫生室)
乐邻中心真欢乐
社硎乡白洋村开发山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德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宪法
第六届上海仲裁委员会授聘仪式举行 应勇颁发聘书并讲话
源城持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