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创客有了“梦工厂”


  三五个青年围坐一起,一边喝咖啡一边讨论问题。这是湛江高新区科创中心创客们工作的常态,他们不但卖点子做策划搞电商,还自主研发了ur眼镜、自助售卖饮品机等科技产品。
  梦想要有,但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承托。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湛江高新区科创中心营造了创业创新的生态圈,让创客们盼了多年的梦想照进现实,已成为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中的强大驱动力。5日,记者走进湛江高新区科创中心,聆听一个个动人的创客故事。
  让创客成长壮大的“生态圈”
  湛江高新区科创中心是粤西首家国营孵化器。湛江高新区出台优惠政策,对入孵的企业进行租金优惠和各项创新支持,累计减免企业和团队租金100多万元。
  “免房租、给资金,就是吸引创新创业者入驻孵化器的法宝?no!”科创中心主任林志辉表示,科创中心重点是营造一个能令创客成长、壮大的“生态圈”,使入孵企业能按照协调共享的方式相互支持,抱团发展。
  科创中心着力打造三大生态链条支撑“双创”——在业务链上,引进阿里巴巴、广东省电商投融资协会、湛江市电子商务商会等资源作为高端,培育全橙通、先施科技等电子商务、信息化产业运营公司为业务链的中端,以“微女郎”等大学生创业团队为业务链的基础支撑,实现上中下业务互通。在人才培训链上,引进老a电商学院和新华创客大学为培训龙头,让创业团队有了导师。在创业资源集聚链上,中心设立创客咖啡室、众筹室、路演中心等平台,为创业者交流、推介、众筹提供集聚的场所,并按需划分不同办公区域,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林志辉表示,科创中心几乎包括了创业企业从种子到成长、壮大所需要的各项服务,具有全程式、立体型和一站式特点,可以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全面、优质的科技服务。
  创客扎堆涌向“双创”天堂
  在科创中心扶持下,一个个创新创业的种子破壳而出、快速成长。
  戴晓松是首批入孵并顺利“毕业”的创客。他立足科创中心开创的“创客观众创空间”于去年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经过多年努力,戴晓松和团队研发的多款科技产品集中在今年面世。如利用手机扫码支付“顺正付”系统,与银行合作开发了“湛江支付宝”——“爱赏”支付平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刚开始只在医保支付上使用,现扩大运用到宝钢湛江钢铁公司一卡通、徐闻公交车及各大超市等领域。
  东海岛等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时期,住在临时板房的工人增加,让戴晓松看到了商机。他和网络公司合作研发了一款“智慧箱房”产品,以月付费的形式让民工在工地板房内上网、看电视。他透露,目前累计有1000多名民工在使用。
  最令戴晓松开心的是,他们研发的银行贷款业务线上派单抢单操作平台,一举打破信贷业务员各自为政的壁垒,促进银行放款速度大增,与之合作的银行放款速度全市排名第一,正欲扩大使用范围。
  目前,戴晓松忙着推广以眼睛为鼠标、看电视产生3d效果的vr眼镜。他的公司还拥有多项软件专利,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去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科创中心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像戴晓松这样充满点子的创客,涌向这个创新创业的天堂——
  湛江大学生创业明星吴水仙及其团队着力构建“互联网+场地+粉丝+休闲娱乐的体育服务活动”运营模式,整合大众体育产业链的内容与服务,为大众体育产业机构或个人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已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正办理国家“青创版”上市手续。
  湛江全橙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湛江(lbs)服务中心)自2015年10月入孵后,业务不断发展壮大。至2016年底共服务湛江电商企业110多家,完成湛江本地电商操作类培训共计13场2650人次,协助外贸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一达通平台出口金额累计8753多万美元。该公司目前已拓展到霞山,建设5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孵化基地。
  王世超和市商务局、苏宁集团等合办的中华特色馆·湛江馆,实现了湛江海鲜、热带水果、美食、旅游等项目在线销售和线下苏宁实体店共同推广的o2o地方特色专业市场,并开设了精准扶贫优质农产品专区。
  郑天海团队研发的hi-cup自助售卖饮品机在首届“双创”大赛中勇夺一等奖。李宇舟、欧大海等电商创客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起。
  成立不到5年,湛江高新区科创中心累计入孵企业42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毕业企业5家,大学生苗圃团队19个,吸纳从业人员370人。孵化器所培育企业(团队)共获得知识产权总数45件,发明专利公布、授权量13件,外观设计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数9件,软件著作权及商标16件。入孵企业累计营业收入近1亿元,累积纳税100多万元。入孵企业主要以“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数据分析等初创企业为主。
  从学生创业到教授创业
  去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士离岗创业。林志辉很快便与创业意向的在湛高校专家、教授对接。
  “部分高校教授身怀绝技,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有着出去闯一番事业的心思。”林志辉表示,一名来自省内高校的教授就是有这样的想法,但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出来创业,随着年龄的增大,越发觉得遗憾。多次到孵化器了解后,这位教授坚定了信心,欲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带专利技术来开创一番新事业。
  林志辉说,孵化器除了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外,还能架起创客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为创客提供工商、税务、融资、风投、招商、创业导师等一系列服务,给创客吃一颗“定心丸”。
  湛江高铁开通的步伐渐近,一些优秀的湛江外出人士也回流寻找创业机会。一名40多岁的湛江籍专业技术人员前些日子找上门来。他目前还在中山大学读博士,很想回家乡开创一番事业。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待湛江孵化器三期建成进驻大展身手。
  路玉萍 郑岚岚 唐少连

周亚伟调研生物岛
出入境通关不超过30分钟!深圳口岸设"中国公民专用通道"
顺德环保部门对首饰行业开展执法行动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2018级新生军训汇报暨表彰大会
从铜牌到银牌再到金牌,一年一个台阶台州马拉松荣获金牌赛事称号
湛江创客有了“梦工厂”
省政协领导莅淮调研环保工作
连江4名退休干部巧解“陈年积案” 解决信访矛盾
无棣县:无棣县“四到位”保春节期间交通秩序
芷江检察院公诉室开展听庭评议 提高公诉技能
辽南第一枝,熟了
过年体验传统成都美食 20多家中华老字号春节不打烊
去年衡水市五大交通违法行为高发
LED灯带缠绕行道树 泸州市民呼吁为其“松绑”
私自涂改车位市民停车难事发鼎湖区坑口城管部门已介入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学习交流
安乡县召开2017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总结大会
校园不容助奢“贷款”
全国顶尖医疗专家走进雅安为民诊疗
赏花游船叹美景,清明假期在梦里水乡就够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