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24集小镇·赶集开阳”成为少数民族乡脱贫攻坚的创新范例

贵阳网讯 为充分发挥贵开城际铁路和南江布依族苗族乡资源禀赋优势,方便贵阳市民及社会各界人士采购绿色产品、体验浓浓乡愁、领略开阳风光,开阳县结合中国农耕文明24节气,在贵开城际铁路南江站、南江集镇,策划推出了以“创意市集、集散中心、文化戏剧、活硒康养、美食民宿、中医养生”为主题的“24集小镇·赶集开阳”活动。该活动于9月8日白露时节试运行,在9月23日秋分时节将正式开集,今后每逢24节气便是赶集日,已然成为开阳县一场永不落幕的农业嘉年华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创新范例。
传统戏剧表演。
优势条件:
   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是贵阳市少数民族乡之一,农旅养一体化是驱动南江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贵开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必停站点南江站,让南江乡融入贵阳市半小时经济圈,迈入高铁时代,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贵州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既是肯定也是激励。在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开阳县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南江乡农旅养融合发展之步子越来越坚定。围绕做大做强旅游和农业两篇文章,盐泉小镇、数谷农场、数谷小镇、水上欢乐谷、水东乡舍等农旅结合的精品旅游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做好农旅养这篇文章,“24集小镇·赶集开阳”活动应运而生。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主题明确。以“创意市集、集散中心、文化戏剧、活硒康养、美食民宿、中医养生”为主题,把中国农耕文明24节气作为赶集日。二是业态丰富。以县内富硒农产品为主,贵州各地名优产品为补充,组织各类农产品、小吃、手工艺品、特色美食、非遗文化产品、民宿、知名中医馆等产品入驻集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对进驻的各类产品进行严格把关认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三是基础提升。对南江集镇及集市水、电、路、房、寨、讯、停车场、集镇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巩固提升,打造优良的集市环境,当地群众也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四是强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宣传、发放宣传单等各种方式,加大对贵阳城区及周边区县市民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发动群众取得较好效果,当地群众积极性高,主动拿出自己的房屋门面支持赶集活动,主动参与到赶集的宣传发动中去,主动参与到活动的筹备中去。
特色亮点:
   一是形成了新的脱贫攻坚利益联结模式。9月8日试运行,赶集人数达到5000人,销售额200万元。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摊位,贫困户通过售卖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做餐饮小吃等方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交易,减少经销商等中间环节,有效提高产品利润。增加了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务工机会,既能够直接带动贫困人口进行生产经营、到集市打小工增加收入,又能够让入驻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财政资金投入的摊位等资产量化给贫困户,租赁给商贩、企业收取租金,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城乡要素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搭建赶集活动平台,加速了城乡资源、资金、人员、产品等各类要素的双向流动。仅从购买的商品来看,城里人买到了想要的农特产品、农副产品,能够寻找到乡村自然生态的味道,乐于消费。农村人在集镇买到了一些在城里司空见惯,但平时农村少有的产品,能够感受体验到城市生活品质。三是资源力量得到较好整合。活动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组织全县各类农特产品进入24集,丰富了集市业态,也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方式对24集赶集活动进行宣传,有效提升了活动知名度和聚集了人气。(通讯员:南江乡 王富强)

随州市建投公司组织重点项目观摩
“2018全国优秀肖像漫画作品展”举行
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我市召开急需紧缺人才座谈会
吉林省供销农业生产合作协会在长春成立
开阳县“24集小镇·赶集开阳”成为少数民族乡脱贫攻坚的创新范例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意见的公告
凝聚新时代的奋斗伟力——热烈祝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货车满载废旧电池在高速上起火 原因待查 无人员伤亡
经略海洋环境 践行绿色发展 泉州市举办2018年放鱼活动
田阳县“两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稳定
李诗调研我市水库备汛情况
机器人大赛 振兴中学满载而归
嘉兴市民文艺空间揭牌成立
村里有了“交通安全图书角”
惠阳吉他荔枝嘉年华落下帷幕 “吉他+荔枝”成新名片
绍兴市文化馆专题文艺汇演走进沥海镇联邵村
上海科挚正式签约落户 荆门市物价局喜获2018年招商引资开门红
响水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从改革开放窗口到攻坚破冰试验田 ——从浦东开发开放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