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海安围绕打造全省县域创新驱动示范地区目标,向鹏飞集团、天楹集团、嘉世达电梯、华新集团、东材科技等重点企业以及南大海安新材料研究院、上海交大海安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下达了新一轮创新任务。这是海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借力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建设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的一项新举措。
作为省级县域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海安以组织为抓手、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人才为保障,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科技创新成果大放异彩。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海安全力打造“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100家,总数居江苏县级城市前列,建成机器人、新材料等产业研究院7家,联发、亚太等龙头企业建成企业研究院2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5%,亿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校企研发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借力科技创新,“海安制造”向“海安智造”转变。1月至10月,该县实施10万元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206项,引进成果转化项目45项,支付合作经费8933万元。
开展“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同进行流场燃烧热值分布模拟,提高燃烧效率,使燃烧热值保持相对稳定,减少二次污染。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做到针对不同热值的垃圾,分配不同的风量、供应相应的燃烧空气,有效去除氮氧化物。“公司还定期组织相关研发人员到中科院学习,研发能力大为增强。现在,我们已有20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在手。”公司副总经理张捷介绍,近期,天楹还将再次与中科院“牵手”,共同进行新型环保大吨位垃圾焚烧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
海安通过“请进来”,让产业研究院落地生根,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苏州大学与海安共建苏州大学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主要面向现代企业工业应用,开发喷涂机器人及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力位混合控制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焊接机器人系统、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等六大平台。如今,该研究院已与昌荣机电、威尔曼科技、慧宁机电、亿思特机器人、田升光电等多家海安本地企业合作,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和机器人自动化项目。目前,研究院已为海安8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施了20多个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智能制造。
此外,海安还加快“三创”核心园建设,重点打造海安软件园和海安科创园两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建成各类孵化器、加速器32万平方米,建立国家级火炬计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