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二孩:钱包不能少 教育更重要

近日,记者对我市多个家庭以及母婴市场采访了解到,二孩政策让母婴用品以及月子服务市场升温。但专家提醒,养育孩子,物质是一方面,家长更应该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养育孩子不仅要应对经济压力,更是应对在教育方面的挑战。
两个孩子是个伴儿
10月11日,记者见到了即将生产的市民小慧,可在她的脸上却难见欢喜。小慧今年32岁,去年3月生了一个女儿,这老大刚一岁多,就要迎来第二个孩子,小慧觉得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有些吃不消。“孩子爸爸几个月没开工资了,我还没有工作,全靠两家老人补贴。”小慧无奈地说。
小慧告诉记者,老大是计划好了怀孕的,在孕前还吃了不少补品。可没想到生了老大没几个月,自己又怀孕了。“本来不打算要。”全家人反复商量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就这样,从产检到给老二囤货,已经花费了近两万元钱。小慧的丈夫不得不兼职贴补家用。“周末孩子爸爸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特别累。”小慧说,对老二的到来,虽然也有欣喜,但是忧虑似乎更多一些。
与小慧境遇差不多的还有市民张越。张越今年已经45岁了,大儿子23岁。3年前,张越又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后悔了,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了,而且我这个岁数,照顾起孩子实在力不从心。”张越说,由于自己精力有限,小儿子18个月的时候就送去了幼儿园。那时候孩子不会说话,刚刚会走路,每天早晨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特别心疼。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回丹东工作,有时间就去接送弟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大的儿子。”但让张越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儿子虽然岁数相差大,但感情特别好。“这也是我决定再生一个的初衷吧,两个孩子能够互相依靠。”
采访中,不少二孩家庭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让孩子太孤单,两个人一起长大。”
二孩带火服务市场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从二孩政策开放至今年上半年为止,我市共出生二孩10345名。其中2016年4082名,2017年4533名,今年上半年1730名。随之而来的是母婴用品店、月嫂服务、月子中心的迅速增加。采访中,超过70%的妈妈认为自己在养育二孩时和老大是有不同的,在选购母婴用品上,一多半以上的妈妈在选购二孩用品时,侧重点会有变化。她们更倾向性价比高的商品,重视口碑,更重视自己的判断。不少妈妈表示,经济压力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新安步行街的几家商场在这几年纷纷增加了母婴用品店摊位。一商场楼层经理表示,过去该商场二楼全部为成人鞋帽区,这几年一多半变成了儿童服饰和玩具区域,客流量也增加了三四成。城区内也出现了不少母婴用品店铺。此外,月嫂、育儿嫂、月子中心行情见涨,月嫂的报酬由头些年的3000多元涨到了近万元。
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杨帆认为,现在许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花费不少,二孩的出生,更加重了经济负担。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的陪伴和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从小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记者 姜慕馨

芹泉镇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国际功夫女侠争霸赛18日在我市举行
漳浦:专家指导 农民受益
李建辉深入基层调研
扶贫先扶志(之三)——碧桂园“造血式”产业扶贫的田东实践
养育二孩:钱包不能少 教育更重要
2018年零陵区义务教育“三科”教师培训圆满举行
王瑞宝:把握时间节点 持续跟进落实
瀍河区:领导重视强督导齐抓共管促创卫
动车带来了母亲的新鲜蔬菜
酒后驾驶酿惨剧 法律援助暖人心
杜延安到谯城区调研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
董家口港输油管道二期投产 原油管道运输实现门到门
王玉峰现场调度2018年第三次土委会拟出让地块征迁情况
我市数字城管平台全面升级运行
成都主题展区每天迎3万人
人民日报评论员:增强“四力”打造过硬队伍
高新区拆除违法建设1800余平方米
关爱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中安杯“敬老得福——探访北海百岁老人”系列采访活动明日启动
吉林多景区受强降雨影响临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