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满园。28日,东源在全县工业经济核心区——深圳盐田(东源)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举行河源市综合类项目集中动工仪式东源分会场活动,诚邀企业代表、嘉宾见证、谋划和参与“两个河源”建设,携手倾力打造东源“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助力东源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换道超车,努力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
市委常委、秘书长何广延等市、县领导共同为项目集中动工建设推杆。东源县委书记赖小卫代表县委县政府致辞,县长骆世文主持活动仪式。
据悉,当天,东源集中动工的综合类项目有12个,合同投资总额83.2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电子科技、新材料、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对促进东源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掀起东源项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为东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据介绍,此举也是东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东源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及省委书记李希关于河源工作的讲话精神,把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源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的一大具体行动举措和取得的发展新成果。
东源在新时代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东源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四大机遇”,按照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作出“努力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的战略决策部署,全面对标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扛起历史责任,咬住发展目标,抓住关键重点集中用力,努力把东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转移承接新平台、生态健康生活首选地,成为体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窗口、展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窗口,努力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
东源发展正处在千载难逢的“窗口期”, 商机无限,投资东源正当其时。 赖小卫表示,当前,东源县委县政府正全力实施“六个主题年”活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14个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倾力为全面推动东源在新时代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较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东源人民诚挚邀请四方客商前来参观考察、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共同参与和见证东源的发展。
成效篇
“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委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工夫,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抓,认真落实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决策部署以及李希书记关于河源工作的讲话精神,狠抓发展第一要务,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东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尤其是围绕县城提质发展优化提升规划,完成了生态城市概念性设计,引进了一批当前保增长、利长远、打基础的重大产业项目,谋划了“1+8+1”(“1”是优化提升一个现代生态工业园,对县工业园区推进二、三期扩园的同时进行完善和提升服务配套;“8”是新建培育八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建设和发展航空产业新城、新材料产业园、盐东物流园区、智慧创新中心、教育康养半岛、生命健康绿谷、国际足球小镇、时光文旅综合体等八大高端产业集群;“1”是完善构建一个现代服务业网络,把现代化服务业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一批增进群众福祉的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各种发展资源加快向东源聚集,干事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东源振兴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据悉,东源成功举办了2018广东河源投资年会东源大物流专题推介会和河源市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东源分会场活动,良好的生态优势、优质的营商环境与强劲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一大批来自深圳、珠海、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企业家的热切关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招商选资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了一批项目签约、开工和竣工投产。截至目前,全县新签约项目10个,合同投资总额103.6亿元;新开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13.6亿元;新投产项目7个,完成投资4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园区扩园进展顺利,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快谋划推进,初步形成了“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
措施篇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
机遇在眼前,发展不松劲。东源将全面对标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县委七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两个河源”发展思路为引领,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作分工、价值链合作共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八大高端产业集群。按照县委七届六次全会“大力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换道超车”的产业发展部署,继续深入开展“产业发展提质年”活动,着力构建“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培育航空产业新城、新材料产业园、盐东物流园区、智慧创新中心、教育康养半岛、生命健康绿谷、国际足球小镇和时光文旅综合体等八大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克服阵痛跳出资源陷阱。以战略眼光、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勇气推动矿产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克服阵痛跳出资源陷阱,加快推动柳城、蓝口等东江两岸石英砂加工企业整体搬迁、改造、提升。建立污染企业环保退出机制,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专项整治,通过采取提高节能减排和环保准入门槛、加大执法力度等有效措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高标准推进产业园建设,建成高端产业承接平台。以蝴蝶岭工业园区为基础,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的发展思路优化提升,建设现代生态工业园,不断完善产业平台与服务配套,着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转移创新基地。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加快拓展承接平台。盘活利用园区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重点解决一批企业用地和厂房闲置问题。坚持产业共建,加强与盐田区对接,全力推进盐田(东源)共建现代物流园建设,共享招商信息和项目,推行“盐田总部+东源基地”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转移—承接”无缝对接。
——构建现代服务业大网络,做大做强县城核心商圈。构建现代服务业大网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向品质化转变。培育跨境电商、科创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推进亮基集团项目落地,加快互联网+新零售区域运营总部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总部经济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县城核心商圈。
本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黄廷首
通讯员 欧阳晓 陈苏宁 陈振敏 朱志强
城南新区谈话提醒打好“自律针”
市督察组到仙海督查“六大专项整治 ”工作
睢阳区开展“四下乡”活动
生机勃勃的春天
邵东县国税、地税携手银企对接“一带一路”
东源举行综合类项目集中动工仪式
12个项目集中开工 投资总额超83亿 全力打造“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
改装车“任性”行驶
全面部署 准备复工
昌乐厕所革命“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航空工业昌飞:打造价值趋同的文化软实力
【黄岩区】澄江:党员带头破难题
强化责任担当 确保平安高考
复制宁乡经验抓实创建工作
程伟力:新供给新需求,让中国经济更美
李明调研中小学校党建工作
连平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
坚持问题导向 以点带面促落实
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正式揭牌
英德男子开车载老婆去医院,半路被逮住
东城基龙亲子志愿服务队 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
开封市收看2018年省普招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并召开开封市高招工作安全电视电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