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更是将其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基本原则之一并放在首位。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贺信中再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态利益的高度关切,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就是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生态利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考虑到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这么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宗旨,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生态利益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其与其他“四大”建设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高度关切。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态需要,也能为人民幸福、惬意地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能为子孙后代留存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永续发展,最终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维护与提升人民的生态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就是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人如何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发展,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人类只有从根本上摆正自身的位置、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理性自觉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确理念,以保护自然,并造福人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及保护自然。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首先就要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地位,恢复其应有的地位。从整体意义上讲,自然就是人类自身,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二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要求人类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的存在,敬畏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不为一己私利而破坏生态环境。要深刻明白肆意践踏自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三要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要求人类要在遵循自然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应时而变,时刻做到凡是有违自然界内在规律的无节制的欲望都要坚决抵制,凡是有违自然界内在规律的非理性行为都要坚决杜绝。四要保护自然。保护自然要求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开发和利用自然时,要对自然的生态平衡加以全面、科学地考虑,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生态恢复的时间与空间,切实用心呵护自然、热爱自然,坚持利用与保护的不断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上的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依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切实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然而,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参与程度低,力量薄弱,多数流于形式;一些地方的政府、环保部门、舆论界对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顺利解决,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因此,摆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以及媒体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立环境保护中公众的主体地位,通过逐步培育和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引导公众参与从表达激愤民情的群体运动转变为理性思辨的公民参与等举措切实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战略安排,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既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行动。这就需要努力转变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变“形式参与”转变为“实质参与”,使环保的过程成为公众获得环保信息知情权、全程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并逐步实现自主管理环保的过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在人民中培育良性生态文化,提升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民众的内心准则与行为规范;需要建立和健全环保部门和企业的信息公开机制及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对话机制,为人民参与提高制度保障;需要每个公民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作者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

龙泉:庆祝“三八”妇女节 亲子活动进社区
“私人订制”潮兴起
赖俊到乡镇调研脱贫摘帽工作
龙岗交警大队深入天誉实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市护路办:到四会现场勘查铁路安全隐患
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
专家提醒 “老烟枪”更需防突发急性心梗
拯救老屋留住根!浙江松阳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会编顺口溜的理事长
书香地铁 全国首家轨道交通共享书店将开业
全省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书籍伴成长
筹集4000余元善款 “萤火虫”飞进衙前献爱心
襄都路封闭施工 4条公交线路临时绕行
深圳交警全力保障高考最后一天
市科技局传达学习市纪委四届二次全会及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各路创业者云集嘉兴搞事情 工业互联网大会求合作
颍泉区实现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零突破
我市部署突发事件风险防控工作
缅怀海子感受“诗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