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燕桥模式”


近两年来,正当全国上下努力探寻如何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之时,“燕桥模式”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窗。
时尚整洁的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平地而起,房前是果蔬用地和硬化院坝,屋后是休闲娱乐的小巧广场,统一规划建设的“黑化”道路连通家家户户……走进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返乡业主投资兴建的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格外引人注目。
昔日“出门全是草,路都找不到”“靠天吃饭”的燕桥村,曾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村民们只需出少部分资金就能住上漂亮的乡间别墅。同时,除坐收土地租金外,他们还能在园区就业创收。燕桥村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正在安岳县广泛推广,也成为了我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范本。
“燕桥模式”何来?“燕桥经验”有哪些?“燕桥收获”在哪里?资阳日报记者为您探秘。
“燕桥模式”产生背景:
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
文化镇燕桥村位于安岳县城南部,距县城直线距离11公里。这个以前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传统、整村欠开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较差的村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600元,远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自2015年起,安岳县以深化“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新村发展模式,以文化镇燕桥村为试点,与该村外出成功人士——四川宝森集团董事长周方成达成合作意向,坚持政府扶持、业主引领、群众主体“三个轮子”一起转,从放活土地经营权入手,集中规划建设川东特色民居聚居点,打造集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推动该村就地城镇化。
2016年,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规划创建aaaa级景区暨中国柠檬小镇。
2017年4月,燕桥村被确定为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分会场暨第十届安岳柠檬节主会场,期间每天吸引游客2万人次以上。燕桥村正呈现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崭新面貌。
“燕桥经验”一:
引进社会资本带动农村发展引擎
对于农业人口多、财政收入少的安岳县来说,政府没有更多财力来大面积扶持农村发展。燕桥村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过程中,没有一味地“等靠要”,而是积极转变观念、拓宽路子,通过打乡情牌、亲情牌,吸引社会资本创办实体经济,有效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2013年,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周方成无偿为家乡燕桥村修通了水泥路。安岳县委农办、文化镇党委政府看到了周方成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积极动员周方成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由周方成投资在燕桥村兴建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镇村两级负责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项目预计投入8—10亿元,5年时间完成。一期计划用地约700亩,规划新建观光农业农耕养生体验区130亩,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展示区150亩,现代农业生态休闲区370亩,农业科技展览馆1处20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2处1.5万平方米,人工湿地水域40亩,改造新建特色川东民居32幢。二期规划占地7000余亩,拟规划打造石刻旅游景观60处,建设标准化柠檬产业示范园区1500亩,蓝莓生产园区1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000亩,大棚蔬菜1200亩。
项目建成后,园区不仅具有展示农业科技试验功能,还可展示生态旅游、休闲体验、观光养老等相关功能,辐射文化镇燕桥村、隆恩村、新回村和白坪村,带动农户2000余户7000余人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每年主要种植业收入可达1.03亿元,人均纯收入可上万元。
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山顶建有直升机停机坪,山坡种植名贵中药材,山腰已修好一排排村民居住的小洋楼,山脚的文化健身广场和儿童游乐场每天车水马龙……在山沟里生活了60多年的村民曾祥志发自内心感叹:“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穷乡僻壤、杂草丛生的燕桥村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燕桥经验”二:
布局多产联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是新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燕桥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主题,坚持走“农旅结合、一三互动”发展之路,着力发展“科技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养生养老业”三大产业,多产联动的新型农业综合体已然成形。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燕桥村村民蒋成碧和往常一样,来到附近的种植基地干活。“最近要移栽铁皮石斛了,一天要栽五六十亩,忙得很。”蒋成碧今年50多岁,在她的印象中,之前的燕桥村是穷乡僻壤,前后对比,天壤之别。我们看到,在她身后,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群芳争艳的花卉展示厅、硕果累累的水果采摘园。
燕桥村的农业多产联动发展之路,主要包括集“柠檬文化、柠檬生活、柠檬康养、柠檬生态、柠檬游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计划分四期配套建设生态休闲区、柠檬小镇、直升机体验场、乡村酒店、青少年校外综合教育基地等16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收益1.5亿元。目前,流转6个村1.1万亩土地,新建柠檬种植基地1100亩,特色水产基地400余亩,铁皮石斛高科技温室大棚60亩,多功能展示厅3000平方米,特色优质瓜果采摘园200亩,水生蔬菜180亩,景观绿化4万平方米,建成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信息科研、旅游休闲、会议会展等于一体的宝森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几年,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先后举办安岳柠檬节(主会场)开幕式、宝森篝火之夜、宝森之夜文艺晚会、端午文化节、美食节、花卉果蔬采摘节等活动。柠檬节举办期间,园区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2亿元。目前,园区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区,现正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燕桥经验”三:
盘活闲置资源推进城镇化
产业兴、村民富、人气聚。燕桥村的前后发展变化,再次证实了这一道理。宝森科技农业产业园不仅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而且可以常年为村民提供务工挣钱的机会,让村民就地城镇化。
在外务工的燕桥村村民吴远洪看到家乡的发展态势,2015年决定返乡务工,“家里土地有租金收入,加上务工和分红收入,一年不少赚哦。”吴远洪不是个例。据介绍,自产业园区建成以来,园区内村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增收近5000元。
安岳宝森农林专业合作社,是四川宝森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当地村民共同组建的合作社。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农业开发带来的增值利润。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曾祥绪说,目前公司已经流转了4个村6000亩左右的土地,计划流转1.1万亩,打造集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农业、养老休闲等为一体的“新农村”。
民间资本建新村,地如何解决?面对村民不愿把土地、农房等“命根子”交由企业运作的实际,文化镇政府组织人员及时进村入户,召开坝坝会点对点动员、恳谈会一对一协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户采取出租、入股的方式流转承包地,宝森科技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按每亩林地、耕地400—600斤稻谷保底流转租金,待合作社有经营收益后,再根据合作社收益年终按股分红。
“农民的土地要么被拆迁安置占了,要么流转了,他们生活在耕地减少的美丽新村里,收入从哪里来?”大家心中的疑问,正好切中了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推进美丽新村建设,不是搞“面子”工程,不仅要给房舍“穿衣戴帽”,更要兴业富民。农民将闲散旧宅转让给公司有效整合,集中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安置农户,农户除获得旧宅转让补偿外,还可以按成本价10—40%的优惠购买新房,有效盘活了农村旧宅资源,间接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公司大量使用本地劳动力,技工每天就近就地能挣150-200元、杂工每天能挣60元,有效盘活了农村闲散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
村民曾凡明的切身感受,无疑是美丽新村建设注重“里子”的一个具体体现。老房子拆掉了,修了崭新的小楼房,曾凡明一家7口通过贴补240元/平方米的差价,分到了一套约280平方米的楼房,曾凡明十分满意。同时,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更是让曾凡明心里乐滋滋的,“儿女们都外出打工了,自己在宝森公司守夜,一个月还有1800元的工资。”
产村相融,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燕桥村有了生动的实践。安岳县顺应农村群众享受城市文明、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待,引导企业打造新型农民社区,带动村级组织加强民主管理。目前,燕桥村新建新村聚居点2个,民居86幢,道路、绿化、亮化等均按城市标准配套;新建养老中心1个房屋26幢,床位680个;新建水泥路20公里,建成文化健身广场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45盏,水、电、气、讯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引导村级组织学习借鉴社区管理模式,推进依法治村,倡导时代新风,培育文明习惯,促进决策民主化、村务公开化、管理科学化、治理法治化。而今,邻里关系和谐了,民风更淳朴了,村风更文明了。村民们都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没得两样。”
要谈燕桥收获,当地镇村干部喜滋滋地总结有“三赢”: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解决了“没钱干事”的问题;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突破了“靠天吃饭”的困境;贴近农民改革农业,营造了“同心发展”的局面,“最终取得了农村发展、农业升级、农民增收的良好收效!”
资阳日报记者 胡佳音

东阳产业植入打造乡村旅游金名片
这些民生项目将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麓山路部分路段 双向禁止通行
市供销社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
华侨港澳台同胞联络组政协委员建议:支持华侨后裔与留学生回潮“双创”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燕桥模式”
洪峰过境 我市长江干线全线停航封渡
服役10年下周退役!青岛2路电车要升级换代啦
我市把牢七关防控债务风险
当涂县城乡规划局召开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宁夏山屿海主场4:1顽胜延边北国珲春
洞口县召开健康扶贫工作第三次调度会
大塘部分企业出新招留才,为骨干员工提供购房福利
男子驾车闯入交通管制区域 拖行交警几十米远被刑拘
“文化走亲”
通讯基站辐射危害大?实地检测告诉你结果
市交旅集团工会举办“三八”妇女节艺术插花活动
怀远万福市场所全力保障万福镇庙会安全有序
《走进百年古村 感受莞邑风情》连续报道:“情怀非遗 以文化人”非遗大汇展塘尾古村内魅力上演
因鼓山风景区公交场站被征用 8条公交线路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