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的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医学院”申请更名为“齐鲁医科大学”的消息,引起了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校友们的疑虑,并由此展开了一场“齐鲁”之争。
(2月23日《工人日报》)
“泰山医学院”现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从历史沿革看,“泰山医学院”更名“齐鲁医科大学”不能说背离了传承“齐鲁医学”的初心,但在一些校友看来,其更名冠以“齐鲁”,伤害了该校师生的情感认同。一条重要理由是,与“齐鲁医学”割裂了,“为什么不改名为‘泰山医科大学’,非要跟泰山医学院的历史做切割,模糊自己的校史?”此外,更名“齐鲁医科大学”与目前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和“齐鲁医院”等名称相近,容易给人造成混淆。
理论上讲,校名就像人名、地名一样,只要合法合规地更名,就无可厚非。如果学校因为规模扩大或者定位改变了等原因更名,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事实上,近年来类似“泰山医学院”这样,因更名而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时,因与四川大学下属的华西医学中心(俗称“川医”)简称相同遭反对;河南许昌学院申请更名河南理工学院,因与河南理工大学撞名引争议;上海对外经贸学院更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时,受到校友的质疑……
对此,有评论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高校期待通过更名,无非是为了吸引考生、提高录取分数线、扩大影响力,得到更高的行政级别,争取更多的经费与资源。“泰山医学院”申请更名为“齐鲁医科大学”背后,是否存在这样的功利思想,不得而知。但令人费解的是,2017年9月,正值“齐鲁医学”100周年,“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更名“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如今不到半年时间,又申请更名为“齐鲁医科大学”,这就不得不引起该校校友们和公众的质疑了。
专家表示,高校更名,一怕定位不清、盲目攀比跟风;二怕名不副实、挂羊头卖狗肉;三怕隔断自身的历史连接,丢掉积淀多年的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笔者认为,高校热衷更名,不如用心“正名”。就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要求,破除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引导高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在加强师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用心用力,毕竟“实至”才能“名归”。
资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与市政府签约
18名盐城援外医疗队员正式出征 我市举办欢送会
竹峪村农民的节日
滁州汽车中心站顺利完成搬迁
时评:高校热衷更名不如用心“正名”
关口前移一企一策2425家债委会助川企防风险
高埗:全年至今累计新建截污次支管网16.339公里 完成总年度任务率38.5%
“剪”出最美家风
唐山:迁安创新发展都市科技农业游
护航高考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焦作代表团成立
央视调查菏泽”冒名上大学事件“!
开封公交三公司组织开展 “交通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特约记者行:私人博物馆吸引万人参观
九江水务公司党委邀请专家进行党课辅导
屯溪一中教师宿舍求真苑小区门口的道路建好后管理不到位
瓯江口市监分局及时为企业维权提升营商环境
本周琼岛气温回升 最高温27℃
大医院高年资护士来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