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地税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自贸区大湾区税收环境新高地


近年来,南沙开发区地税局紧密结合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和区域营商特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从简政放权、后续管理、优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助推区域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南沙自贸区内地税部门登记的固定业户数量由挂牌成立前的2.2万户上升到当前的7.1万户,集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6个,总部型企业103家。
先办理后监管让权力放得彻底且有序
南沙开发区地税局推行的“自主有税申报”已经施行快两年了。两年来,这一创新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让一组数据来说话:截至今年3月,累计免于零申报的单位纳税人53.56万户次。同时税务机关对推行“有税申报”的税费不再认定,累计减少对2015年12月以来4.28万户新登记单位纳税人认定相关税费种,也不需对单位纳税人“有税申报”的税费种逾期办理零申报行为进行日常催报、处罚,实现征纳双减负的叠加效应。
自主有税申报是南沙地税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放得彻底、放得有序,为纳税人减负的创新举措之一。该项举措从建立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互信机制出发,通过“税费种自主选定、有税申报”两大减法,实现南沙区纳税人税(费)种自主选定、无经营收入不需办理“零申报”,打破过去没有发生纳税义务都必须进行零申报的制度框架。
建立自主有税申报,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纳税人自主、自律的纳税申报意识,另一方面则适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自贸试验区集聚效应新常态,解决管户数量剧增、税收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大量零申报产生的“僵尸数据”、“垃圾数据”等问题。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评价道:“这一举措明确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轻纳税人负担,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便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而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在税务行政审批制度上,南沙地税实现税收减免由“事前审批为主”向“备案备查为主”转变,涉税审批事项由自贸区挂牌成立前的54项减少至4项,税收优惠类即时办结率达95.6%。实现办税环节由“多层流转”向“即时办结”转变,即办事项由555项拓展至608项,门前即时办结率近九成,绝大部分涉税事项实现“让纳税人最多跑一次”。实现审批流程由“被动审核”向“主动推送”转变,创新推行“三代”(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和委托代征税款)手续费电子化主动支付,将7个审批环节简化为1个提交环节,手续费支付“零跑动”“零纸质”“零距离”,目前已通过“三代”手续费电子化支付模块,成功为1237户次企业支付约3416万元手续费。
此外,该局建立适应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税收管理服务机制,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在税收管理上一律不设门槛、不加条件。推动实现“多证合一”、“二十证六章”联办等系列改革,保障市场准入“便利化”、“宽门槛”,为自贸区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和营商环境。
创新风险管控让后续监管规范且有效
南沙地税在全面落实简政放权的同时,坚持“放管结合、风险可控”原则,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推进事中事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助力自贸区、大湾区纳税遵从度提升。
创新数据管税方式,实施“不打扰、少打扰”智能监管。该局自主研发后续监管系统和数据应用管理系统,高度整合纳税人相关联涉税数据,建立“一户式档案”,储存数据达6.03亿条。推行风险智能监管,创新研发“拖拉式自主建模”、“多主题关联”、“风险疑点循环挖掘”、“一户式智能综合体检”等信息系统功能,实现“风险疑点排查”由“撒网式”向“靶向式”转变,初步做到“无风险不打扰”,税务干部从“台前”转向“幕后”,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的打扰。
推行征纳风险共控,南沙地税在规范自身权利责任的基础上,以协助排查、非主观容错等管理方式,积极引导纳税人防范风险、规避涉税违法,构建合作信赖的和谐征纳关系。目前,该局全面梳理公布地税部门7个类别共98项权责事项,形成《南沙开发区地方税务局权力责任清单》并主动公开,提升税收权力运行特别是税收监管的透明度;积极引导纳税人及时排查自身涉税风险,向纳税人推送风险点1064个,协助93%的疑点纳税人消除涉税风险,提高纳税人税收风险防范意识和参与度;推出“首违不罚”政策,对违法情节轻微且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经税务机关通知后限期内改正的纳税人不予处罚,减少纳税人由于非主观因素产生的税收成本。
另外,南沙地税在全国率先实施复杂涉税事项事先裁定,为明珠湾起步区ppp项目、邮轮母港bot项目、香港园等多个项目依法提供了事先裁定服务,有效避免税收政策适用的不确定性给纳税人带来的税收风险;该局还率先试点不确定事项报告制度,明确纳税人主动报告并经税务机关审核确定为不确定事项的,日后在确定的期限内依法补缴税款时不予加收滞纳金和不予处罚,让纳税人享受稳定预期的制度红利,进一步激发自贸区商事登记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推行微信办税让纳税服务优质且有感
南沙地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构建“以电子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为补”的多元同质化办税服务新格局,让纳税人办税更便捷、更舒心。
今年以来,南沙地税运用微信平台,先后开通增量房契税业务办理、存量房涉税业务办理渠道,纳税人通过“南沙地税”微信公众号的契税缴纳模块,快速完成微信实名认证、填报申报金额、网上支付缴纳税款,可以选择邮寄方式领取纸质完税凭证或者打印电子完税凭证,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轻松办税。
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微信办理增量房、存量房涉税业务3400多宗,有效解决部分纳税人需“长途跋涉”办税的烦恼。数据显示,约60%的纳税人常住地点不在南沙,绝大部分主要是广州市区,其中更不乏外市外省人士,若按市区居民人均往返最少3个小时,里程100公里计算,累计节约纳税人办税时间成本10200多个小时,节约往返里程3.4万公里。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深改方案》深入实施,特别是“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地税部门征管对象从法人纳税人为主转向自然人纳税人为主,因此如何更好地服务管理自然人纳税人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基于此,南沙地税按照让纳税人‘少跑马路、多用网路’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创新开发了全流程微信申报缴纳契税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了自然人办税渠道,提升办税服务效率。”南沙地税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南沙地税还推行智能识别、主动推送、简易办理“三位一体”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机制,精准判定纳税人应享受优惠类型,主动推送政策优惠“红包”,政策覆盖面达100%,自贸区挂牌成立三周年以来,累计减免地方税收26.11亿元,政策覆盖率达100%。对辖区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跟踪”精准税务咨询,提供“一对一”风险评估与税费测算,帮扶企业进行上市(挂牌)筹划,目前已为中铁建总部、南航融资租赁、中远散运总部等项目提供服务,成功助力广州港、天创时尚等区内16家企业在境内外顺利上市。
(来源:广东新快网)    

中指办听取国家方志馆中原分馆项目申报工作汇报
最严罚单整治违规网吧
女生坐反公交车报警被批浪费警力 警方:正确选择
濉溪县召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推进会
"五一"小长假哈交警部门服务窗口将延时对外办公
广州南沙地税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自贸区大湾区税收环境新高地
市工商局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江苏一企业偷逃税180余万元付出失信代价数千万元
广饶县李鹊镇强基固本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市科协推动三个专项整改有成效
艰苦奋斗再创业
脱贫攻坚要在“实”“细”上下功夫
“社会扶贫优秀民营企业”授牌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讲活动报告会举行
省教育厅解读山东新高考 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图)
厦门本土房企冲刺年中表现不俗 多个楼盘有望加推开盘
第三届市政府质量奖拟奖励企业公示
禹州市以科技创新促建材产业转型升级
名城有看法:@卖假酒的人 想“狸猫换太子”?先来领法院判决书吧!
【桐乡】:“互联网+”模式再升级,桐乡各汽车站窗口可刷支付宝购票啦!
南湖区首届机关红船文化节拉开序幕,十大活动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