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曾记载古人们常用的一种麻料——苎麻,而由其制成的叫夏布。佛山顺德的一群“90后”社工走访发现,夏布的原料——苎麻在北滘桃村虽没有大规模种植,却随处可见。近日,有热心的村民收集了大量史料试图证明顺德“桃源夏布”最早可溯源至宋朝。
如今在桃村一尺难觅的夏布为何会引起如此之多村民的共鸣?上千年的古老织布手艺是否真的曾经“造访”桃村?历经沧桑的古法编织技艺是否还有望在这里获得“新生”?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工们通过手工“取麻”等方式,并通过木制织布机,尝试重拾夏布编织技艺,并融入现代文化理念,推动“夏布+刺绣”文创产品的发展。
用苎麻织成的布,透气性好,适合夏天穿,故而也叫夏布。
缘起:顺德社工要“拯救”夏布
“夏布?”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来自顺德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一头雾水。他们第一次“接触”夏布是在2016年。在走访桃村的过程中,他们从不少村民的口述中得知,此地曾盛产过夏布——一种由苎麻制造的原始布料。据悉,在古代,夏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今年1月,桃村第一期社区学堂以夏布文化保育为主题进行研讨,社工周椅静说,当时不少村民们就夏布话题各抒己见,并称自己读书时曾见过这种布料,是一种“集体记忆”。
桃村村史馆记载,桃村在清朝前被称作“桃源”,后改为“桃村”并一直沿用至今。桃村人黎汉铭退休后钟情于村史研究,他通过研读清代顺德人黎景义的《二丸居集》及相关资料得知,桃源先民中的黎姓族群,曾在江西侨居较长时间,并在宋朝迁往南海桃源(现“顺德桃村”)。由于江西生产苎麻和夏布,他据此推断,“桃源夏布”有可能在此时传入,但却缺乏有力的直接证据。
“尽管‘桃源夏布’缺乏更多的历史证据,但既然老一辈村民都对这种织物那么有感情,我们能不能尝试将其复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顺德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驻村社工团队启动了“桃源夏布行动计划”,决定将这一古老的技艺重新“复活”。
经过加工好的苎麻。
关注:古老技艺,如何“复活”?
从原材料入手钻研 十余工序手工“复活”
要复苏一门古老的手艺,谈何容易?但“90后”社工周椅静却想“吃螃蟹”。研究夏布,得从原材料下手。令周椅静意外的是,制作夏布的纤维作物——苎麻,其实在桃村随处可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秀芳告诉记者,昔日的桃村内有大批量种植的苎麻,尽管现在批量种植已不存在,但这种粗生植物在桃村依然随处可见。
那么,苎麻到底长啥样?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桃村村委附近,就有一小片的苎麻林。记者看到,苎麻修长,正面叶子呈绿色,底面叶子呈白色,叶的边缘有小齿,长得郁郁青青颇有生命力。据介绍,苎麻的茎是纤维最为集中的。
由于苎麻随手可得,周椅静先从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她发现,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是苎麻的主产区,这些地区生产夏布的技艺或较为成熟。网上的资料并不能满足她的求知欲,于是,她买来《织机声声:川渝荣隆地区夏布工艺的历史及传承》等书籍,从中梳理出这些地区的夏布制作工艺流程。
据周椅静了解,要制成夏布并不简单,要经过剥麻、绩纱、挽麻团、挽麻芋子(纬线)、牵疏上浆(经线)、接线、上羊角、编织等十余道工序,此外,她还就地取材,亲身体验了一番苎麻“蝶变”的过程。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有织布机,夏布如何成型?通过广泛搜罗,社工们在网上购置了一部老式的木制织布机,并邀请了桃村本土木匠对其进行修复。周椅静说,自从有了这一织布机后,钻研其使用方式,成了自己日常的一门必修课。
在前不久的“桃村栾樨粉文化节”上,该织布机正式亮相。当时,一名社工坐在织布机的坐板上,双脚交替踩着踏脚板,一推、一踩、一投、一接循环往复,在“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中,“桃源夏布”有望获得“重生”。
野生苎麻。
欲借助广美专家团队打造“夏布+刺绣”产品
夏布,曾是古人生活的“必需品”,而江西苎麻布在唐宋时期还被选为贡品。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衣物选择日益多样,如何让这一古老的布料重新焕发生机?
周椅静介绍,在此之前,社工和村民对苎麻和夏布未来在桃村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一个保育夏布的“行动计划”——通过重新研制夏布的制作方法,同时将夏布制作和桃村刺绣这一传统手艺相结合,研发具有桃村特色的“夏布+刺绣”文创产品。
目前,刺绣手艺传承人郑翠英已经在桃村社区学堂向学员们传授刺绣手艺。前不久,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也来到桃村,他们表示对该项目很有兴趣,认为值得深挖和推广。
专家:苎麻科学价值高 可“变身”多种材料
湖南是苎麻的主产区之一,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所长揭雨成。据他介绍,我国苎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广东也是可以种植的。揭雨成说,苎麻是一种多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其韧皮纤维是一种优良纺织用纤维,主要用于纺织服装用,苎麻夏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手工制品。
这种古老的麻料,不仅是制作夏布的好原料,还是推广新技术的“好帮手”。据了解,在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和技术人员在肇庆进行水稻“麻育秧膜”新技术的实验推广。据悉,该技术是利用苎麻纤维研制出的环保型麻地膜,适宜育秧的麻纤维育苗基布。此外,苎麻还具有广泛的用途,应用在床上用品、窗帘、墙布等家用产品上面。
延伸:粤苎麻纺织厂已转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佛山顺德、三水等地也有过苎麻厂。“麻二代”卢宇明是东莞市汇力纺织原料有限公司的经理,目前,该公司是为数不多仍在经营苎麻系列产品的商家,主营产品有苎麻光丝、苎麻棉等。
在卢宇明的印象里,2011~2014年,苎麻相关产品的销量很大,而曾生产过苎麻的相关产品的顺德天之润针织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员也给予了记者肯定的答复。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所长揭雨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把苎麻及夏布开发成文创产品,是一种不错的尝试。记者了解到,像汇力纺织等苎麻纺织厂企,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广品牌建设,在探索中逐步转型。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黄子宁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何波
灵武3000亩"沙坝头"西瓜被抢购一空
招行上海分行大力开展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公众教育宣传活动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举办乡村振兴研讨推介会
衡阳市2017年度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公示
炎炎烈日下的街头
顺德90后社工将以“夏布+刺绣”的新形式助力古老技艺重现生机
杭绍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土建全面展开
天长市大通镇保障危房改造用电
扬州书画名家邀请展亮相 展示国艺书画院的创作成果
今年我市失业率实行“双考核”
提升景区知名度,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大青山景区“牵手”国际儿童音乐节
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转办我市信访件全部办结
市水务局积极打造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水景观
贵阳假期游客线下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1倍
天台开展暑期特种设备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
湖口县第二小学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会比赛
减税红利!7月起进口车和日用消费品关税下调
王永礼调研教育舒心工程推进情况
陕西富平:金秋柿红
市区首用电脑摇号 配租安置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