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人民群众食药安全的“防火墙”——我市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综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1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食药安委等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市以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统领,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积极实施智慧监管、科学监管,使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全市人民筑起了一道食品药品安全的“防火墙”。
落实责任强本固基 全面加强创建工作保障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执政为民、心系群众的人民情怀,彰显了党中央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坚强决心。
强化组织领导。为把好百姓的“入口关”,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连续列入2017、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常委会第64次会议、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分别听取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汇报,并作出相关指示和要求;充实调整了市食药安委,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食药安委主任,新增了市交通运输局等7家成员单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先后多次调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尤其2018年,市政府先后6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副市长多次带队调研督查指导食品药品安全和创建工作。
强化党政同责。市本级及各县区均出台《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2018年分值权重达到2.06%。
强化工作部署。完善市食药安委工作规则,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并先后印发《淮北市年度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淮北市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任务指标分工方案》《督查督办工作方案》《宣传工作方案》《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
强化督查督办。实行领导牵头、划片包干、包保到人、督查留痕、跟踪督办等创建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创建任务落实。仅2018年就组织各类督查17次(其中农产品专项督查2次),下发《督查通报》17份。
强化基础建设。强基固本,才能确保食药安全的“大厦”坚如磐石。我市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总投资2163万元的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项目按时投入使用;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45个检验室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基层标准化所建设,全市33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升级改造。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加强基层食药安办及“四员”队伍建设,全市共聘用“四员”946名。充实监管力量,共招录工作人员58名,70%为食品药品相关专业。加强教育培训,仅市食药监局本级就举办各类培训40班次,培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监管人员培训率100%。加强经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2017年3253.64万元,2018年4131.13万元,同比增长26.9%。
突出重点逐一突破 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实施源头治理工程,我市重点开展了“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药经营、生猪屠宰、兽用抗生素和水产品等整治行动。积极推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并积极扩大试点建设范围。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制定公布了《淮北市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第一批)》,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备案,目前全市37家食品小作坊,完成登记发证35家,备案率95%。对全市6家药品生产企业实行gmp跟踪检查常态化,创建以来共检查25家次,主动收回1家企业gmp证书。
构筑流通环节示范引领工程,利用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强示范建设。目前,相山家园农贸市场、中瑞批发市场荣获“全省食品安全规范化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称号、建成32家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并全面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活动。积极开展“示范药店”和“规范药房”创建,目前,全市“示范药店”达标率100%,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药房”达标率87%,超过序时工作进度要求。
打造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市食药安委出台《淮北市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小餐饮示范创建,加快隋唐古镇美食城、临涣文昌宫美食街、万达广场餐饮群建设,相山区荣获全省小餐饮示范创建先进单位。深入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濉溪县荣获全省明厨亮灶建设先进单位。强力推进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出台《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严令促规范严查抓落实”十条规定》,指导26家学校食堂完成升级改造,授予淮北师范大学等5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称号。
工作只有抓住牛鼻子才能快速开展。创建以来,我市切实抓好四项重点工作,推进工作有序开展。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和承诺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全力帮扶安徽汉芳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全省首张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理。全市已完成195家食品生产企业、10645家食品流通单位,7973家餐饮消费单位、6家药品生产企业和6家特药经营企业、394家药品经营企业、90家医疗机构、305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风险分级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实施差别化监管。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单位265家,立案查处4家。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强化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全环节、全业态的日常监管,全面加强化妆品、医疗器械尤其是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不断夯实监管基础。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先后组织春风行动、网剑行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校园及周边、农村食品、“五毛”食品、中药饮片、疫苗、特殊管理药品、高风险医疗器械等10多项整治活动。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专职检查员队伍、积极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探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挥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正面报道当地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力争多角度多途径助力创建。
共治共享营造氛围 全面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食药安全事关万千百姓,所以食药安全更需群众了解与支持。
为营造良好创建氛围,我市广泛开展了创建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定《淮北市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媒介,大力宣传创建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在《淮北日报》刊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曝光台,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设“食品药品监管之声”栏目,在淮北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公示抽检信息,重要节假日和高中考期间发布温馨提示、消费警示,印制文化衫、《如何吃得更安全》等资料免费发放。积极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市食药安办牵头每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四进等活动,举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12次;制作《你监督、我举报》《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等公益广告;举办“味道淮北”电视大赛;与工商、消协、餐饮酒店协会共同举办使用放心食用油活动;在机关、社区、小区设置固定宣传栏、公益广告等;邀请33名小记者走进食品生产企业,组织开展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公众开放日活动。
积极推进多元化治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市本级及所辖县区均在官方网站设置政务公开监督执法栏目,全面、及时公布监督检查信息、监督抽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接受群众监督。监督抽检类信息100%公布,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100%公开。截至2018年8月底,共公开结案一般行政处罚案件信息226件。
联合出台《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食品药品监管行刑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和《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信息发布沟通制度》等工作制度。为加强区域联动,联合宿州、蚌埠建立了食品药品稽查协作区,并签署了《三市食品药品稽查联动协作协议》。畅通12331投诉举报电话,对符合举报奖励制度条件的均给予兑现奖励。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荣获“2017年度市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办理工作先进集体”。充分发挥食药安办的综合协调职能,调动各方力量,推动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营造共治格局;走进“法治时空”和“政风行风热线”,直面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诉求;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创建工作支持率达99.8%,满意度超过了70%,符合创建要求;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对严重失信的违法企业实行联合惩戒。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定位和方向,严格标准、规范管理,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扎实、更规范,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邹晨光通讯员刘艳阳王鹏

市妇联调研考察我镇妇女儿童工作
洪捷序来莆调研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工作
商河县多措并举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连云港市税务局公告
市统计局“两节”期间赴城区困难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筑起人民群众食药安全的“防火墙”——我市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工作综述
洪湖交警大队深入开展夜查维护夏季道路交通安全
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首次来扬 为扬企定制解决方案
华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好 广东客商来考察
迪荡湖公园绿化枯死,道路起拱破损
符华胜带队到刘村社区调研
考生身份设置三重验证 在青岛高考还想作弊?太难!
兴庆区探索检察官+村官“双助理” 基层治理模式
【全国两会大家谈】夯实“基层”轨道 “中国列车”动力更强劲
宜昌23岁男孩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
连城镇加快补充耕地项目实施
我市举行2018年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演练
镇平县:镇平乡村旅游带富群众 端上“旅游碗”吃上“生态饭”
灵武市立足“五抓”全面开展项目攻坚行动
农村改革再突破 小岗振兴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