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和《开封日报》深深结缘已是35年前的事了。从1983年自费订报,由一名忠实的读者,到后来参加工作后成为报社的通讯员;从当初从郊外骑自行车跑15公里到自由路东段187号报社送稿,到现在的电子邮箱投稿;从一开始写新闻稿,到后来写评论,拍摄新闻图片等各类图片,和《开封日报》相依相伴35个春秋,经历了很多,同时也见证了报社发展的光辉历程。
记得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就在家附近的工地上干起了临时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工地办公室看到了《开封日报》。《开封日报》当时还是四开小报,刊登的都是开封及郊县的事。也许是乡土感情之故,我从头到尾将四个版面阅读一遍,深感文字朴实、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临时工的工作结束后,看不到报纸了,于是第二年我自费订阅了《开封日报》。当时我对报纸上“本报记者”的职业很感兴趣,很想以后也成为一名“本报记者”。有了这个梦想,我不由得对报纸更关注了,每天上午都在村头盼望着邮递员的身影,盼望着一睹新一期报纸的新鲜内容。为了尽快掌握写作本领,我每天都仔细阅读并研究报纸上发表的消息,研究记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我也尝试着采写我们乡有关农作物科学管理和发展个体经营等方面的“豆腐块”稿件。每次将“豆腐块”稿子誊写后,我就赶快装入信封里,粘上邮票,写好地址,跑到乡政府附近的邮政所,将信投进邮筒里。有时,自认为重要的稿子担心编辑收不到,为了赶实效,就骑车从郊区跑到当时位于自由路东段187号的报社送稿。其中一篇《八千亩绿浪喜人》的稿件,经过编辑老师的修改,竟然发表在了《郊县风貌》版,这更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这是我平生第一篇作品见报,虽是“豆腐块”,却是我一生写作的起步、零的突破,这大大增强了我学报、用报,写稿、投稿的浓厚兴趣。
1986年进入市供水总公司工作后,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割舍不掉我对新闻的热爱。1997年年初,单位把我从基层调到了公司宣传部,专门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为了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单位还让我两次参加了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和摄影培训班。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近年,我在《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发表新闻、时评、图说、摄影及其他各类稿件共计300余篇(幅),先后多次被报社评为十佳、优秀通讯员。因为爱好摄影,我还成为开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并被开封市委《魅力开封》杂志、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开封尚》杂志聘为特约摄影师,我的摄影作品也先后在省、市多个摄影展中获奖并展出。没有《开封日报》多年的鼓励和帮助,我是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的,《开封日报》真不愧为指导我前进的良师益友。
现在,报社搬到了七大街与汉兴西路交叉口,不管搬到哪里,我与《开封日报》的感情都不会因路的远近而受影响,相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深。35年来,我几乎没有一天不看《开封日报》,现在,我还时常拍摄一些反映开封新变化的图片向《开封日报》投稿。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一直与《开封日报》相伴,不离不弃,让我的生命之花在她的那片净土里静静绽放!
(作者单位:市供水总公司党办)
住建局召开局长办公会
我市今年首批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发布
唐山检验检疫局2018年检验检疫业务实现开门红
临海市召开植保无人机发展讨论会
韶山:电影送下乡 村民笑开颜
纪念《开封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难忘相伴35年的岁月
两个老园丁和一个大花园
福鼎白茶开茶节开幕
打击销售假药及有害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四方台执法队加大执法力度,严把质量关
高新区:高新区少年儿童在全省亲子阅读征文大赛中喜获佳绩
《见证·40年》福州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作品展征稿启事
永定区纪委春节督导官黎坪街道控违拆违工作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专家组考察方正富硒稻米产业
2018“创客广东”大赛决赛举行 珠海三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
市食药监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我市6月份主要商品价格维持弱势下行走势
云霄马铺:强化非法捕捞整治 共同维护水域生态
龙城四小获评省“书香校园” 师生随处可读
今年发力“破立降”
德安交警进校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