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在实、贵在优 扬州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强力引擎

高邮钦柯智能手机配件项目此次观摩,有许多高质量产业项目,高邮钦柯智能手机配件项目是其中的代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预计2018年12月份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智能手机各类配件1500万件(套),年开票销售30亿元。
    7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暨民生幸福工程观摩活动,这是今年首次也是2012年以来第16次集中观摩活动。在此次观摩中,扬州重大项目建设呈现一个特点——实而优。
    “实”就是实在,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服务业项目,无论是高新产业还是传统产业,这几年,扬州重大项目体量越来越大、质态越来越好,这些项目是扬州发展的“压舱石”,是城市前行的“大块头”;“实”就是实力,正是有了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这几年,扬州经济总量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大台阶,人均GDP在苏北苏中率先超过省均水平,城市发展的底气更足、基石更牢;“实”就是实惠,发展为民、发展惠民,这几年,从基础设施到公园建设,重大项目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真金白银”,更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优”就是优选,围绕发展特质,这几年,扬州严格遵循项目引进的五条原则,一批批重大项目精彩出列,全市产业项目的数量、体量、实际投资、建设速度、产出效益等均大幅提升;“优”就是优质,几年来,扬州项目建设抢占发展制高点,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前瞻性成长性好的项目在扬州拔地而起,成为引领产业飞跃、夯实未来基础的“顶梁柱”;“优”就是优化,这几年,扬州不断调优、调高、调强、调绿全市产业结构,一个个重大项目成为扬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方向盘”、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本报记者 石默然
    观现场    新项目新场馆新公园新道路,看出新变化、新气象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但大家的内心比天气更为火热。
    19日至20日,观摩人员一路走一路看,所到之处,一个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大家看到了巨变、增添了底气、充满了信心,在一个个项目现场,大家听介绍、看进度、评项目,感受着火热的建设场面和蓬勃的发展景象:
    看工业项目!扬杰智慧型电源芯片、通快金方圆激光机床、同顺汽车零部件、新驰汽车零部件、钦柯智能手机配件、德润光电多晶硅铸锭项目、荣德新能源3GW太阳能多晶硅片、潍柴动力WP3发动机等工业重大项目让扬州产业发展底气更足、基石更牢。
    看现代服务业项目!生物健康产业园、金帆中心、宏昌天马物流装备等拔地而起,为扬州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为城市未来发展蕴藏无穷的潜力。
    还有众多民生幸福项目、新场馆项目等……
    一分辛勤、一分收获。市经信委主任王正年说,驻足于一处处紧张忙碌、机械轰鸣的施工现场,穿梭在一个个技术领先、设备精良的现代化车间,参观着一件件市场广阔、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城市发展的自豪感在每一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增底气、增信心。市发改委主任杨蓉感慨,当下是未来的序幕,努力决定城市的高度。几年前,市委、市政府科学审视扬州发展,寻找发展潜力与动力,找到了重大项目建设这一“支点”。几年来,全市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跨越,现在,终于实现了项目建设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迎来了城市发展新印象、新形象和新景象。
    看门道    首在实、贵在优,高质量产业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
    也许是一种巧合,两天观摩的起点是扬杰智慧型电源芯片项目,最后一站是潍柴动力WP3发动机项目。一个是扬州本土“巨人”企业——扬杰电子加快科技创新、做大做强而投资的新项目,一个是扬州汽车产业三大板块龙头企业之一——潍柴亚星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的重要“落子”。这两个项目,是这几年扬州重大项目发展的代表,也是产业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
    这些高质量项目,也在提升我市经济亩均销售和亩均税收。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已经形成开票销售的工业重大项目占竣工项目数的72.6%,亩均年销售达426万元,是“十一五”的1.7倍;已经实现税收的工业重大项目占竣工项目数的64.5%,年亩均税收25.98万元,是“十一五”的两倍。
    项目建设首在实。几年来,扬州人将“点点滴滴、累积递进、久久为功”十二个大字刻在心里,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拉动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实力,让老百姓分享发展实惠    
    潍柴与扬州联姻,是中国客车与柴油发动机史上一段佳话。多年来,潍柴在扬州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全市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当年潍柴亚星项目建设中,市委书记谢正义多次强调,潍柴(扬州)汽车项目是扬州的重点项目,是真正的大项目,我们要全力以赴支持潍柴亚星项目尽快建设、竣工、投产。也正因此,我们书写了潍柴发展的扬州速度。
    而今,潍柴动力WP3发动机项目又一次引起了扬州人的关注。项目总投资4.6亿元,将实现年产10万台满足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要求的发动机,预计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1.5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按照全柔性化原则进行车间设计工艺和设备选型,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是国内甚至国际一流。
    项目建设贵在实,城市发展需要实打实的大项目、好项目。从2012年开始,重大项目建设在扬州经济发展过程中踩出了一连串厚重有力的脚印:每年新开工50个重大工业项目、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实现了沿江地区100亿元、沿河地区50亿元重特大项目群两轮全覆盖,项目建设在扬州大地呈现“满园春色”的喜人局面: 
    “十二五”以来,全市新开工重大项目884个,其中工业重大项目331个、服务业重大项目246个、农业重大项目196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11个;新竣工投产重大项目645个,其中工业重大项目301个、服务业重大项目147个、农业重大项目154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43个。 
    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项目体量越来越大。继已经投产的上海大众整车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之后,宝应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江都光线传媒、市开发区中航海底海缆、景区华侨城等一批新签约或在建的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让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再次攀登新台阶的底气和实力。 
    大项目、大企业,是城市发展的最强引擎。重大项目的崛起,如同杠杆的支点,撬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跃升:过去几年,扬州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全市经济总量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大台阶,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从第56位上升到第37位,人均GDP在苏北苏中率先超过省均水平。
    项目为民、项目惠民,在扬州,每年新增财力七成用于改善民生,这是有了项目建设带来的“真金白银”。
    项目建设贵在优。几年来,扬州坚持“五可”标准,坚持项目引进的五条原则:投资体量过小的不要,科技含量不高的不要,资源消耗大的不要,对环境影响不好的不要,与城市特质不契合的不要
    扬杰电子,是本土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2000年到现在,短短十余年间,诞生、壮大、起步、上市,扬杰电子从只有十几个员工的小企业成长为员工数千名、国内一流的行业巨头。
    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是扬杰电子快速发展的法宝。十余年间,扬杰电子从贸易转向制造、从常规转战高端、从生产转向研发,成功实现了公司产品、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此次观摩中,扬杰智慧型电源芯片项目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项目,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手臂,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将形成年产30万只智能型电源芯片封装测试的生产能力,年销售达3亿元。
    “项目建设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要精挑细选,项目发展不仅要看当下,更要看未来。”市重大办一位负责人感慨: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契合扬州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
    高度决定未来。扬州项目建设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坚持。几年来,扬州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以项目建设的成效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项目要优选。这几年,扬州坚持“五可”标准,坚持项目引进的五条原则:投资体量过小的不要,科技含量不高的不要,资源消耗大的不要,对环境影响不好的不要,与城市特质不契合的不要。产业项目的数量、体量、实际投资、建设速度、产出效益等均大幅增长。
    项目要优质。这几年,围绕基本产业发展,一批批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成长,不断书写着扬州产业崛起的精彩:看汽车产业,扬州人的汽车之梦越来越美好,上海大众、潍柴亚星、江淮汽车项目相继投产,一批零部件配套项目也纷至沓来;看机械装备产业,近年来,在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带动下,正在孕育“三个百亿”增长极——以宝胜集团为代表的特种电缆板块,以牧羊和扬力、亚威为代表的机械板块,以秦邮特钢和振邮板材为代表的特钢—不锈钢中板产业链,这些项目已经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龙头;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目前扬州拥有智谷综合体、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等一批代表性项目,各类科技产业综合体在全市各地拔地而起。作为扬州“最年轻”的基本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近几年始终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速度。看建筑业,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从“十一五”的5275亿元增长到“十二五”的12450亿元,年均增长16%。看旅游业,“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10平方公里以上生态中心基本建成,一批旅游项目落地,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6.8%。
    项目更要优化产业结构。几年来,扬州大项目从过去造船、石化等传统产业占大头,变为汽车、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环球金融城、交通银行服务中心、智谷科技综合体等重大项目精彩出列,不断调轻、调新、调高、调绿扬州的产业结构。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15%,占GDP的比重达到4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正在引发扬州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一批“专精特新”产品和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正走向国际、国内制造领域的前台;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高增幅达到40%以上……

达茂旗多举措狠抓产业扶贫
骗宝与还宝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政策解读
省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督察意见
浔阳区公安分局户政科积极组织“五一”小长假户籍窗口预约服务工作
首在实、贵在优 扬州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强力引擎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
大生实业签约新股东瑞盈信融混改后主营开展建材行业全产业链的供应链业务
济宁市民政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市委书记张文深到社旗县调研
浙江部署大湾区建设,嘉兴将建全球性航空物流枢纽
永丰:巧借“信贷通” 盘活“生态园” 力求脱贫共富
嘉兴“两退两进”再提速
宜昌市推进“五大早春行”活动:山高“人”为峰
港珠澳大桥昨日正式通车大湾区开启一小时生活圈
民警设点夜查 逮住三人醉驾
张湾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揭牌 前期进驻10个部门17个窗口
越野车改成货车 见交警就跑
造梦 从“高达”到机器瓢虫一位冰城创客在深圳的创业之路
苍溪中梁村创建四川“美丽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