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盐田:崛起的临港创新生态城


  20年前,它因港而生;20年里,它因港而兴;20年后,它以城促港。近日,深圳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公布17个重点区域,目标是成为深圳未来的重要增长极。盐田河临港产业带作为重点区域之一,榜上有名。这意味着盐田河临港产业带作为全市重点区域之一,未来将成为引领和代表全市质量型开发建设的核心地区、探索全球创新之都创新空间供给的先行地区。一座临港创新生态城正在崛起,港城协调、产业领先、开放创新、绿色低碳的“新盐田”呼之欲出……
构蓝图 升级产业发展空间重塑城市核心竞爭力
早在2015年初,盐田区委区政府提出在盐田港后方陆域打造“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的规划构想,期望通过产业公共空间廊带建设推动港口后方产业和城市升级。
根据规划构想,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地处深圳东部湾区,位于盐田港后方核心腹地,南邻盐田港,北至梧桐山,东西分别以盐排高速、平盐铁路为界,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
2017年4月,经过近两年时间充分酝酿和缜密谋划,“盐田河临港产业带”正式纳入市重点区域。今年,盐田区五届三次党代会上再次提出,2018年,盐田全力推进市、区重点项目“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的开发建设,计划推动100个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未来5年,该产业带将紧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大海港资源禀赋,将总投入超782亿元,力争用8到10年时间,建成国际一流的临港创新生态城。
兴产业 “2+1”临港产业体系匹配世界级大海港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建成后,将形成以“现代物流业”和“创新型产业”为基础,“配套服务业”为支撑,具有竞争力的“2+1”临港产业体系;区域整体营商环境良好,政策环境一流、产业配套齐全、创新氛围浓厚,对优秀企业和人才具备很强吸引力,产业和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作为以盐田港为核心的供应链大枢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严格遵循产业导向目录和项目引入标准,形成匹配世界级大港的“2+1”临港产业核心圈层,助力盐田港升级成为具备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心能量级的第四代超级大港。
优空间 三大城市功能组团空间分离发展联动互为支撑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将形成由现代物流组团、创新产业组团、滨海综合服务组团构成的三大城市功能组团格局。不同组团承载的产业,在空间上互不干扰,在功能上互相支撑,在发展上不仅彼此互为助力,更与港口充分联动;盐田河串联着各功能组团,整体形成港产城协调发展态势。
同时,贯穿产业带的盐田河积极发挥着城市发展纽带的作用,永安北的“创智中心”、盐田路的“枢纽中心”、避风塘的“综合服务中心”,多点开花的发展引领中心沿河岸而兴,支撑起产业带错落有致的滨海天际线。
扩通道 港口集疏运体系复合多样高效便捷配套完备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还将形成复合多样的港口集疏运体系,货运班列沿着全新双线运输的平盐铁路开往内陆港和欧洲大陆,货柜卡车通过“三纵两横”的疏港通道来往于港口和货源地之间,整体秩序井然、活力高效。
铁路运力提升,货运班次频繁,海铁联运比例提升至10%以上;高速路和快速路网密度由1.15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9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疏港道路形成循环有序的“三纵两横”网络格局。南北纵向上,盐排高速、明珠道、龙盐快速三路并行,分别直达西、中、东港区,有效减少货柜车交叉绕行;东西横向上,盐坝高速和西禾路一南一北连接三条纵向疏港干道,提升纵向通道协同效率。
优路网 城市交通体系外优内达轨网覆盖客货分离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路网密集、轨网覆盖、客货分离、慢行发达,居民出行选择多样化,通过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网络,就可以轻松直达市中心城区、休闲景点区,以及机场、口岸、客车站等重要交通节点。
区域内实现零断头路,整体路网密度由7.67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0.1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交通承载力有效提升;交通实现客货分离,生活集中区实行货柜车禁行管理,疏港交通与居民生活区空间全面剥离,生活集中区内零堆场、零货柜车;北山道以东有客运枢纽、公交枢纽各1处,居民出行选择更多;围绕轨道站点、地标建筑、重点地块,形成地下通道+空中连廊+慢行绿道的立体交通体系。
强配套 公共配套体系自给自足适度超前布局合理
根据规划,盐田河临港产业带文教卫体各项公共配套供给充足、布局合理,居民对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基本需求可以在片区内得到满足,产业带整体职住平衡、宜居宜业。整个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含后方陆域西南片区)将有幼儿园17所,独立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小学部)3所,独立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初中部)3所。
文化活动室11处,社康中心8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16处,综合体育活动中心1处(包含多个功能场馆);除了2处独立占地的人才保障住房外,马留畲、北山等工业区均配建有宿舍;供水保障率达到97%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全面实现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率基本实现100%;燃气气化率100%、天然气管道气化率95%;管廊密度达到3.18 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美环境 山海美城格局联山通海海绵示范绿色先锋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将依托生态优势本底,塑造支撑产业发展、港城协调的国际一流滨海城区空间环境,形成联山通海、海绵示范、绿色先锋的山海美城格局,为民众带来多维、舒适的城市形态体验。
盐田河沿线形成河、湾、岛、湖多样化的滨水公共空间,提供6处独立占地的公共绿地,结合其他8处公共绿地、外围梧桐山体以及多层次开发的道路绿化通廊,形成全覆盖的公共绿地空间,百米见绿、一里见园;特色活动、文化体验沿着盐田河的两岸密集散布;海绵生态示范领先,海绵建筑、海绵道路、海绵基底,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提升到70%以上;轨道站点周边高层集聚,滨水河岸周边视野开阔,形成富有韵律感的滨海天际线城市形态。
目前, 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已经完成了产业、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同时启动了通信、交通、地下空间、景观提升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研究,以及法定图则整体修编和密度分区调整提升工作。为保障产业带开发建设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盐田区率先在全市出台了首个重点区域综合性管理文件《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开发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1+5”文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一个全新的盐田,一个国际一流的临港产业带、创新生态城,已经朝着深圳人大步流星地走来。(来源:深圳都市报)

海口确保蔬菜储备量超过500吨
凤岗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乐业迎来最美樱花季
皋塘菜场要拆迁了 杭州火车东站附近的居民去哪儿买菜?
全市“助力中小 合作共赢”政银企对接会召开
再造新盐田:崛起的临港创新生态城
临泉县“四加强”合力打好百日脱贫攻坚战
今冬供热季昨启幕 71个热源点全部完成锅炉点火
台州市审计局对台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吴超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公告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大冶首个白茶种植协会成立
滦县2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专家现场评审
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本月中旬将发布CDR配套规则
200余人角逐上海射箭俱乐部联赛
省安委办第七督查组来延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督查
扶贫日一一话扶贫、讲扶贫、促脱贫
平果检察院召开深化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
BRT高架桥迎来三个月“体检” 对市民出行不会造成影响
镇江今年将举办两项省级航空赛事
食药监系统开展“食品快检进市场”活动---全省食品检测合格率达99.7%
深刻把握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